第53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2 / 2)

“第二,在各级系统之间,制定好接口,我这里说的接口,不是指航空插头那种接口,而是规定一套标准规范,功能的、性能的、安装的、维护的等等,不管用什么手段实现的,符合这个接口,那拿来就能用。”

想到这里,高振东装着不懂:“配套?发动机不是通用设备吗?一定要配套项目或者装机对象?”

“我就是觉得一个主产品下马,就要带动着一批通用设备也下马,有点可惜了,是不是有一些经过评估,通用性好的设备,可以继续搞下去。”说了一种情况,高振东继续说第二种。

“我才参加工作,我不太懂啊。只是我觉得发动机只要足够好,哪怕装机对象没了,也是可以研究的啊。就好像战斗机甲因为某些原因下马了,其实它的发动机用在推力要求相似的战斗机乙上面也不是不行啊,或者装一台发动机就是轻型战斗机,装两台就是重型战斗机,这不还简化后勤了么?”

王总还在仔细思考高振东这几句话,十七机部的领导却是感兴趣了,他对高振东的印象很好,一直在注意他,听见他这番话,仔细琢磨了一下,感觉有点意思。

话还没说完,被杨厂长笑呵呵一口拒绝:“王总,打住。你来我这儿弄材料没问题,想弄人走,没门儿。”

然后,高振东还拿自己举了个例子:“就拿这个3z-591举例吧,这个材料,本来是为了配合我们的另外一个科研项目而试制的,我当时也没想到这些,就放在那个项目里作为附属材料了。还是厂里领导大局观强,要我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项目研究。还真别说,现在那个项目还在后期测试,这个3z-591却已经出了成果了,完全没受那个项目的影响。”

高振东装着不好意思摸摸头:“嘿嘿,那我就说了啊,一家之言,各位领导别介意。”

“噫,振东,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有考虑,但是还没琢磨透,你不要怕犯错误,说说你的想法。”领导放下筷子,鼓励高振东。

话虽然不多,可是听得在场的人双眼放光,领导回味良久,端起杯子笑道:“振东不愧是搞出3z-591的人,横跨多个专业,技术过硬,这科研思路也非常清晰啊,学到了,学到了啊。你这番话,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来来来,我敬你一杯,算是交学费了。”

话里自然而然捧了厂里一手,不过这也不算拍马屁,的确是老陈叫他把项目单独拿出来的。

高振东这下不困了,倒不是他想继续看王总工骂人,而是他想起了前世经常讨论的这个时代科研体系的一个缺陷——配套。

高振东摇摇头:“不是,不是,我学自动化的,我就是这么一想。我只是想着按照规律,燃气温度高了,压力就大,压力大了,流速就高,流速高的话,喷气时减速过程不够,还没完全减速燃气就喷出去了,那动能损失就大,效率就低。所以就想着是不是能用涡轮再带动一级或者几级风扇,把燃气动能收回一部分的同时,把排气速度减到一个合适的速度,这样效率高了,油耗是不是就下降了,同时风扇也能增加一点推力。”

这回高振东还没接话,王总工却先骂上了:“你不懂你就别瞎说。”

一屋子人继续欢欢笑笑,最终尽欢而散。

领导离开的时候,杨厂长送上车,在车边上,领导对杨厂长说道:“这个振东,是个人才,要适当加加担子,别浪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