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同意发表”5(3k)(2 / 2)

池总工却是无所谓,非常乐观:“暂时不能用也没关系,原理是没问题的,暂时不能用,改改总能用。对对对,先试试,先试试。”

不过运算所的人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这还麻烦?你是没被-3的主控制台和纸带输入机毒打过。

高振东:我真没有。

论文是厉所长和池总工亲自操刀写的,高振东只是做了复核。他不擅长捣鼓这个,他两辈子加起来,也就只写过这辈子的一篇本科毕业论文,上辈子大四就被雷劈了。

但是实际上写没写进去,现在还是不清楚的。

“应该不算吧,对于计算机来说,就好像我们的语言一样,难道我们的汉语也保密?”

这话不假,如果只是存文字和符号的话,100字节能存差不多10万字的英文和符号,日后的汉字折半,因为汉字编码2个字节起。

程序跑起来之后,进入读写测试程序。

“我看国外也不封锁这个,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就好像rr、60,语言本身不是秘密,用语言承载的内容才是。”

运算所的同志将高振东的话记下。

然后启动读取指令,启动了录音机的放音功能。

厉所长也笑道:“是啊,最早103就是用磁鼓,那速度,嗨不说了。振东主任啊,可能伱是思维超前,眼界很高,可是这东西在我们看来,应是很好了。”

“这个是不是涉及到秘密了?”

听到高振东的要求,厉所长二话没说:“高主任,没问题,你说。”

“至于仿制的问题,就由所里自行安排了。”

移动存储的事情既然解决,也到了晚上了,高振东准备回家,京钢那边马上要进场了,事情还不少。

因而在这方面,毫无疑问是被厉所长和池总工按在地上摩擦的份儿,何况这还是一份全英文的论文。

他先举起手:“我同意。”

现场一片欢腾,这个东西对于计算机的性能并没有什么提升,可是对于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我看也不算,这东西里面对于我们最新型的计算机的东西一句话都没提,纯粹就是这位高振东同志发明了一种语言,在教人说话而已。”

现在这个磁带机读写驱动,只涉及到读写和始末标志定位等核心,包括校验什么的都先只是放了一个空校验函数在那儿,调用它的时候,不执行任何操作,直接返回校验成功的标记。

“对对对,有了这个,很多编好的通用程序就能装在里面,随身携带。”

论文一作高振东,厉所长和池总工分列二三。

“二是改造一下这个录音机和我的数模转换器,争取做到至少读写的时候,无需人工操作录音机本体。”

这份申请,正是厉所长提上去的,关于语言相关论文材料的发布申请。

于是大家把线接上,运算所的一位同志接过高振东写在纸上的磁带机读写驱动程序,开始手工输入编译。

是的,那时候用录音磁带机就是这么麻烦,全手工。

厉所长兴奋之余,问高振东:“高主任,这个机器多少钱?贵不贵?好买吗?”

厉所长有些担心:“高主任,就这一台,改造出了问题怎么办。”

五个人在讨论是不是允许在国外发表。

“不只是程序,数据资料也是啊,几百字节,能存多少数据啊。”

“我觉得可以发表出去,我们也应该在科技方面有一些我们的声音。”

高振东又补充了一下缺点,这也算是唯一的缺点:“这个机器的读取和写入速度很慢,最大只能到1千字节每秒,而且是顺序读写的,只能批量读写,做外存还凑合。”

经过大家的热烈讨论,最后,组长请大家表决。

周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叫存储自由?这就是存储自由啊。

激动中的池总工,提前发出了“比尔大门感慨”。

高振东操作录音机的按键,把磁带倒退回去。

程序不长,随着磁带的前进,很快就写完了,显示写入完毕。

几百块?便宜,就是上千,劳资也用得起!

项目简称为“材料试制项目”。

第一更

(本章完)

1秒记住114中文:www.。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