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半导体制造,我要来了(3k)(1 / 2)

对于防工委,高振东不说熟门熟路,但是至少也是驾轻就熟。

来到会议室外,出乎意料的是,运算所的厉所长、池总工,1274厂的厂长和总工也在。

不多时,人都来齐了,反正这个事情涉及的面也逐渐广了,干脆,大家一起进去吧。

等到会议开始,高振东才知道今天来是干什么。

外商部收到大量-59的求购请求,但是不知道这个东西能不能卖,需要向外事部门确认,外事部门需要防工委明确出售的敏感性,而防工委要十二机部确认出售的行为是否会影响-59的生产,而十二机部得找十七机部的高振东打听下一代计算机的进度,以及出售行为对下一代计算机是否产生影响。

这个圈子很绕,但是很有必要。

十二机部领导对于生产,还是有一定把握的,所以对于-59本身是否受影响,他相对比较乐观。

如果北边可以,何必找自己买,经助会国家又何必舍近求远找自己买。

作为这个行业当前公认的顶级技术人员,高振东的话毫无疑问的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1274厂的总工点点头:“这个事情我知道,不过4个9还是差一点,有害杂质浓度太高了,最终产品质量堪忧啊。”

外事部门领导沉吟道:“我们可不可以要求购买方保密?”

最激动的是1274厂的厂长和总工:“真的?高主任。”

外商部的领导补充道:“不瞒诸位啊,根据我们的统计,去年我们出口的一批包括高温合金和晶体管计算机在内的高科技产品,很大程度的缓解了我们的还债压力,改善了内部的情况。”

这个说法有一些拗口和矛盾,在大家不解的目光中,高振东解释道:“我正在设计中的下一代计算机,是使用半导体集成逻辑电路的,我们大量使用半导体器件的晶体管计算机出现在国际市场上,的确有可能让大洋公约国家产生警惕,收紧半导体类器件的出口,即使是民用器件。”

这个话,让外事部和外商部的领导喜上眉梢,有望啊。

十二机部领导:“你的步子已经走得这么快了?”

两人都点点头,十二机部领导还笑道:“你的这些想法,我们都记下来了,正在推动它。”

防工委领导笑着摇摇头:“我们可以要求对方保密,对方也可以遵守约定,可是大洋公约国家内部互相都在疯狂刺探情报,这种密,很难保的。可以延缓一时,但是长时间不太可能。”

不过他虽然有底气,其他人却受不了了。

“嗯?!”

十二机部领导却摇摇头道:“-59不产生影响了,那下一代呢?会不会有问题。”

大家的眼光看向了运算所,厉所长道:“80万只晶体三极管,根据-59配置的不同,大概能生产120台到200台之间,我们也用1274厂的晶体管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表明,1274厂的晶体管在加强散热措施之后,可以满足-59生产的质量要求。”

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边翻边汇报:“各位领导好,我们到春节前为止,已经整合了1218厂的硅车间以及我厂的四车间、七车间,通过调整,就在本月,已经形成了一条新的三极管生产线,现在还在产能爬坡初期,月产三极管大约是25万只,三个月内,有望增加到月产80万只,这个事情,我们的把握还是比较大的。”

高振东道:“其中有两条,一条是向半导体制造业倾斜投入、一条是科研院所展开半导体制造相关研究,这就是解决办法。现在半导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刚刚起步,趁着这个机会,我们是可以跟上国际水平的,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因为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防工委领导笑道:“那真要出口的话,就全是国产三极管生产的了,这样也不会让大洋公约国家太注意到,毕竟那边有些东西,我们也是需要的。”

他笑着道:“-59本身的生产,应该还好,1274厂的晶体三极管生产线改造,现在正在进行,具体情况,我请1274厂的厂长汇报一下。”

1274厂的厂长也不怵,毕竟手里有活儿,东西是实打实的有了。

这时,防工委领导笑道:“这个问题,就要问问我们的高振东同志了。”

在场所有人集体惊呆,你这手伸得也太长了吧?

计算机设计、软件设计,现在又伸到了半导体制造?

这里的“伸手”不是贬义,虽然是个好事情,可是这未免有点让人难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