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梭梭林里的沙漠奇珍(2 / 2)

聊了一阵,郭阳觉得还真可以再承包几十万亩沙漠。

“老板。”

等到了梭梭林。

“那算啥,要我说挣钱的还是那些最早承包日光温室种菜的,有的一家人一年要挣几万呢。”

郭阳看着这钱真没白投啊!

治沙的土地使用权可是长达70年,比开荒强多了。

“不急。”

郭阳一点点的从几人嘴中了解沙海的变化,最大的问题还是水不够。

郭阳疑惑了,“不是三年就开始采收了吗?”

“面积搞大点,50万亩起步吧,或者100万亩?”

“依托公司的资金支持,每年春季都会组织治沙造林的专业工程队,对沙患严重、急需治理的风沙口进行集中治理。”

“我这一辈子都住在沙漠地区,这一生就是压沙,种树,挡风墙,没想到临老了,还能靠种树挣一笔养老费。”

“等入秋了,沙棘和瀚海红麻也要抓紧育苗移栽。”

陆汉斌嘿嘿的说道:“种子一到,马上就可以在日光温室育苗……”

罗修说道:“1元?这和白送有什么区别。”

账是算得到的,自然能量的增长也让他有大致的判断。

“别搞这么煽情。”

道路两旁,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依然一左一右的守护着。

等太阳没那么毒辣了,陆汉斌迫不及待的要带郭阳去看肉苁蓉。

再往前走,数十公里的治沙区内,车声隆隆,人声鼎沸。

陆汉斌看了看天色,“工人也快下班了,回去还还真就只能看一眼。”

大哥郭山依然佝偻着背,皮肤也被晒成了古铜色,但精气神很好,大嫂脸上也带着笑意。

大嫂说道:“小霞都谈男朋友了,再不急,侄女都比你先结婚。”

“我没试过,应该是有效果的。”陆汉斌笑了笑,“主要是接种成功了,以后大面积接种能产生规模效益。”

“至此,14.488万亩的工程治沙将全部完成,剩下的就是栽梭梭树了。”

说话间,工人已将肉苁蓉水平切下,随后又在坑内施肥浇水,才将原坑土回填整平。

走进梭梭林,原本荒漠化的土地,在梭梭的庇护下,也开始有其它的杂草冒出头来,偶尔还能看到小动物穿梭而过。

随后用手刨开肉苁蓉周围沙土,使肉苁蓉植株充分的暴露出来。

梭梭林像一道绿色的屏障,阻断了腾格里沙漠的侵袭。

一是石羊河上中下游的治理;

二是节水;

“给了租金,就是落实了土地经营主体,以沙海的体量,那是在务院备了案的,届时即使地方想毁约,官司也可以打到上层去。”

但情况比印象中的好。

郭阳被陆汉斌所说的情况震惊到了。

“丰收的喜悦,生态的隐忧。”

“原来庄稼里都是沙,得把沙子从地里铲出去,现在好了,林造起来了,沙治住了,地里没有沙子,庄稼也长得好。”

回头可以试着投资一两家小厂。

不过好脸色没持续多久,郭山催促着,“小弟,婚姻大事该考虑了啊!”

“还是有很多问题。”

兵团既然有意,那肯定是得到了自治区的支持,嘉禾贸然参与可能落不了好,所以要等一等。

不断的有人和陆汉斌打招呼,和治沙队伍很熟,也时常能和工头在技术和标准上聊几句。

或者敲打一番。

以前他会认为这是当地无节制索取,红崖山水库规划不合理致使下游断流导致的。

“这两年靠压沙种树,好些人一年就能挣大几千劳务费。”

以至于郭阳每走一处都有人和他搭话,他也时而与其交谈。

陆汉斌说道:“沙海承包了红崖山水库。”

“大哥,大嫂。”

只有在与天的连接处,起伏的沙丘向人们展示着这片土地嬗变前的模样。

“说的头头是道的,伱还说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是不是跟着哪个工程队出去洗脚了?”

还有丰凯农机研发生产的草方格沙障机,压草方格的速度肉眼可见的比人更快。

郭阳没认出那人,但笑着点了点头,人群顿时就炸了锅。

“胆肥了啊!”

直接的补贴资金乔木林300元/亩,灌木林180元/亩。”

看到这一幕,郭阳的心情很复杂。

沙海现在主要做的环节是第三点;

想来那场景会很精彩。

“每年一两个亿啊,有一半都进了治沙队伍的腰包。”

“现有3000多万株,明年开春一边造林,一边重新繁育。”

怎么做到的?

郭阳很想问,说出来的话却变了,“辛苦你们了。”

“老板,你这长期躲着也不是办法,还不如痛快点,让他们一次说个够。”

忙活了几年,每年就出租温室能有点收入,他早就饥渴难耐了。

但郭阳想着瀚海红麻和沙棘,“走,回去,种子也应该快到了。”

“曾经有位牧民,在沙漠里挖到一窝8头的肉苁蓉,卖了8000元。”

郭阳点头同意,玉米制种基地也同样出现了这个问题,好像此前种子商店在汉诺威也解析了这方面的资料?

在一旁的,还有沙海农牧的副总庄正,原苜禾农牧综合部经理,主要负责对接政府和公司行政事务。

几个小时后,离民勤北部湖区越来越近,一路经过几个乡镇。

一路来,也没遇见漫天狂沙的情形。

罗修还是一副冷酷脸,让人看不穿他的心思。

“还有各种建设内容补助,税收政策优惠、贷款优惠。”

郭阳说:“也行,今天先把沙海农牧的管理团队叫上,改天再请全体员工搓一顿。”

“今年账上都还剩下了大几千万。”

郭阳有点讶异,还剩那么多?亏他还一直以为治理沙漠很费钱呢?

既然有余力,确实可以考虑再多搞点,“多大面积合适?”

陆汉斌郑重点头。

郭阳透过车窗,依稀记得这里原来是弃耕的盐碱地,如今却生长着稀疏的人工草地,锁住了风沙。

郭阳看着眼前的生态防线,心潮澎湃,还真是你只管投钱,我还你一片绿色。

这生态环境的变化,让郭阳和罗修看傻了眼。

“所以近两年都有黄河水通过景电二期调入红崖山水库,嗯,红崖山水库的变化也挺大的。”

眼神示意一旁看戏的陆汉斌等人,几人却左顾右盼的装作不懂。

又能积累自然能量,又有经济效益,成就感还更强,郭阳突然有承包更多沙漠的冲动。

“应该没假,做好准备,但别给其他人说。”

华夏一直以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用现在的眼光和已知的结果去看历史,是对当地付出的不尊重。

明显是早等着了。

“要不要切上一片试试?”

“啥,他就是郭阳?那个大慈善家?”

“你知道这三年有多少人想给我塞红包,从我手上拿工程吗?”陆汉斌笑道。

但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些。

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沙海现在不直接和农民工打交道,而是交给了地方组织。”

郭阳又问:“苗木有多少?”

陆汉斌疑惑的说道:“我们在湖区种了有沙棘,涵养水源的作物应该种在上游的吧!”

“今秋的任务是老虎口沙区的1.65万亩,和青土湖沙区0.418万亩的工程压沙。”

“郭山两口子现在可享福了。”

陆汉斌笑道:“可以,新鲜的直接含在舌头下面效果是很好的。”

“好样的啊,汉斌!”

一谈这个,郭阳就感觉头疼。

有苜禾1号的种子收入预期,为罗钾项目多付出几千万还是值得冒险的。

聊了一下午工作,庄正和张竞各忙各的去了。

“石羊河流域呢,治理情况怎么样了?”

郭阳愣了愣,他还真没怎么关注这茬,难怪领导会在这个节骨眼前来视察。

想了想,好像忘了啥,“肉苁蓉呢?”

“那可能得等几天。”

“我估计明天你回来了的消息,有关部门就得都知道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