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种子电商(1 / 2)

从张掖制种玉米收获开始,郭阳就亲自挂帅打假,从张掖到伊犁,再到赤峰,东北,鲁省,辗转上万里路。

打掉的套牌窝点不计其数,尤其是伊犁可克达拉和赤峰元宝山。

不仅获得了1000万的赔偿款,还回收了3000多吨玉米种子。

这对种业界打假斗争士气的提升是巨大的。

种业峰会上,郭阳也借此大出风头,堵得一众玉米种业大佬无话可说。

打假的好处是源源不断的,对经销商是信心的提升,农民买天玉1号种子时也不用担心买到假种子。

郭阳起身,走到文件柜的旁边,拿起放在其上的玉米棒子。

过年这段时间,没什么人上门拜访,加上一空了就看小说,都没怎么盘玩玉米棒子,导致光泽都有些暗淡了。

一边感受着其光滑的表面,郭阳看着瞿阳说道:“这次发现的冒牌种子都有哪些品牌?”

“农大108,东单60,郑单958,金博士,登海1号等等,数量有点庞大。”

“是过年期间在张掖生产加工出来的假冒名牌,当地群众发现端倪后,就举报到了张掖分公司。

尹小兵当时在值班,但人手不够,没查出东西,卫关去了后,已经摸清了他们的动向,假冒种子数量有点庞大,而且有些已经流入市场了。”

郭阳皱了皱眉,现在正是农民备种的关键时期,假冒种子流入了市场,对农民可不是好消息。

“看来德农和登海的打假力度不够啊!”

瞿阳笑道:“他们一贯打假都是在销售季节才开展,从制种基地开始打假的成本投入太高,还容易得罪人。

但明显这样行不通,生产端没有遏制住,再想打假就是事倍功半了。”

想到去年打假的经历和收获,瞿阳也由衷的佩服老板的决策果断。

一个个制种基地、制种村的去查,需要调动的人手和资金是个天量数字。

老板却果断的将打假进行到底,和打假队一起全国跟踪,面对兵团提的2000万保证金,更是不带一秒犹豫,当场就转了。

逼得兵团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赤峰元宝山打假成功的原委,外界不清楚,但天禾内部却广为流传。

是老板决定连夜撤资苜禾农牧在赤峰的牧草产业集群项目,才惊动了当地市委,最后才得以成功打假。

可以说,天禾目前的大好局面,绝大部份都要归功于老板的英明决策。

郭阳思考了一会儿。

种业峰会后,当时参会的13家企业,大半都同意了打击套牌,以及推动品种审定制度和种子法修改的提议。

但目前一直没有动静。

原因也很明了,种子协会的副会长李娟是辽省种子局的人,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去推动这件事。

郭阳说道:“没有天玉1号,天禾不好直接参与,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瞿阳想了想,“我去举报到工商局吧。”

“流出的种子去向知道不?”

“往冀省一带流去了。”

“让那边的经销商也到当地工商局举报一下吧,顺便也给其它种子公司通过信。”

瞿阳疑惑了,“通信?”

“对,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大家的共同维护。”

郭阳笑道:“虽然现在我们是竞争对手,但天禾要拿出行业领导者的格局来。”

瞿阳也笑了笑,天禾的营销布局是他一手策划的,天玉1号的市场潜力至今也没全挖掘出来。

“格局就是今年要干碎他们,把市场份额抢过来。”

“斗志不错嘛,不愧是养了八个老婆的男人。”

瞿阳露出一抹苦笑,“再这么谣传下去,全公司的人都知道了。”

两人沟通完后,瞿阳先忙去了,春运的高峰期已经过了,近段时间都要忙着种子发货。

另外,也不能只盯着玉米种子,蔬菜种子的势头也很不错,看样子应该能成为天禾今年额外的惊喜。

郭阳走到宁小婧的工位前,其穿着件粉红色的羽绒服,看起来很醒目。

开工已经两天了,昨天郭阳就和她交待了一些要紧的工作,目前状态也调整了过来。

郭阳说:“实习生的情况记得也跟一下,返校情况和返岗情况。”

宁小婧抬头,露出了个浅浅的笑容,“好的,春招的计划我也让人事部门一起做了吧。”

郭阳点了点头,“嗯,这事情要重视起来,新鲜血液现在不嫌多。”

宁小婧回来了,郭阳也轻松了许多,文件资料之类的都会给提前标注好,他处理起来就很快了,也就不用一直呆在办公室。

趁离中午还有一个多小时,郭阳叫来严群,准备去看看物流仓储体系。

惠农网要上线运行,必须得和天禾绑定在一起,郭阳已经在计划怎么把惠农网的团队从京城弄到九泉来。

天禾最初的中央仓库和配送中心是与育种扩繁基地建在一起的,也就是原种和良种场。

后来又几经扩张,,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

在东北、华北和西南新建了三个中央仓库,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交通网络在各个关键地点也在布局分销中心,玉米主产区大体上是每100~300公里1个。

对于种子企业来说,物流配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运输过程。

更关乎种子的质量、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种子需要在合适的环境下储存和运输。

天禾的物流配送体系在种企里面算是不错的了,国内有自己物流配送网络的种企更是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但由于最近一直在看【小兵传奇】的缘故,郭阳只是和严群简单了解和参观了一下目前的物流仓储体系,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缺乏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的支持,传统的手工操作工序依然不少;

运输和储层的条件也很难保证一直处于恒温、恒湿的条件。

郭阳在一些过往的记录上还看到了错发、漏发的现象,很明显就缺乏信息化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和调度。

好在也有可取的地方。

天禾掌握了物流的主动权!

电商发展之初,就一直被物流紧紧卡着脖子。物流同样也是种子电商的一大痛点。

谁能把种子送给农民?

有三个配送主体可供选择:经销商、电商以及种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