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接二连三(2 / 2)

慕容英继续道:“李四郎也不是趋炎附势之徒,李源这几个儿子都不错,我记得李家大郎是在兵部吧?”

冯谨道:“回圣人,唐公长子李孝俨在兵部,任武库司郎中。”

“让人将他的密档送来。”

“是。”

冯谨应声而去,片刻的功夫取出一本扎子来。上面写着李孝俨的籍贯,出身,和履历过往,以及上司们的评价和一些内侍省收集的资料。

慕容英展开,看的很仔细,良久之后合上书札道:“让门下拟招,以李孝俨为太子率更令。”

太子率更令是东宫属官,正四品,隶太子少傅,主太子庶子、舍人值宿事。与太子家令、太子仆合称太子三卿。

这对李孝俨来说,绝对算得上是升迁,而且一跃成为东宫属官,等到太子登基自然也会是得到重用的。

并且因为慕容超根基浅薄,对于李孝俨这个唐公嫡长子,还有很大可能成为李阀的阀主,自然是要拉拢的对象。

随后慕容英又想了想,既然决定要让老大上位,这种扶持力度还不够。

加齐王慕容据,为太子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

镇东将军高晃迁征东大将军,太子太保。

尚书左仆射薛楚,太子太傅。

虎贲郎将陈棱,太子左卫率。

虎贲郎将慕容令,太子右卫率.

太子换了之后,东宫的属官调整,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齐王加太子太师之后,又命其都督中外诸军事,还录尚书事,这就有些离谱了。

这等于是赋予齐王慕容据军政大权。

上一个被授予如此大权的,还是大魏时候的司马兄弟吧.

而大燕,担任过都督中外诸军事者也仅有数人,都是宗室亲王。

录尚书事者,一个都没有。

而同样在病榻上的齐王接到诏书之后,立即拿着诏书前往宫中。

慕容英听说慕容据求见之时有些意外,而见到这个自己唯一还在世的兄弟之后就更意外了。

因为慕容据看起来,比他病的还严重。

“皇兄,还请收回成命,”

慕容据挣扎着就要俯身下拜,慕容英赶紧让冯谨扶他起来。

“冯谨,还不扶齐王起身,阿据,你身子骨也不好,何必折腾这一趟。来人,给齐王赐座。”

慕容据被冯谨扶起之后坐下,喘着气,很久之后才平复下来道:“皇兄,还请收回成命,都督中外军事,已然权重,在加录尚书事,本朝从无先例。”

慕容英皱着眉看着气喘吁吁的慕容据,“阿据,你怎么?”

慕容据道:“臣弟无能,在青州的时候已经是勉力维持,如今差不多是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还请皇兄收回成命。”

慕容英却道:“阿据,我近来身体欠佳,所以想让你代为处理朝政,教导太子,不曾想你如今也病的厉害,听我说阿据,你先回去修养,等你养好身体,再来说这些事,可好?”

慕容据连番辞让,也没把这两项可以称之为权臣的职务给推辞掉。临走之前慕容英还赐他宫中乘舆。

而在齐王走后,慕容英就让所有人都离开了。一个人躺在榻上哭的泣不成声。

“阿据啊,若你也走了,这大燕就完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