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街亭(2 / 2)

不过很显然,李唐的路线,换成西燕未必就能走得通。

相反,有时候人,才是成事的关键。

剧本写的在好,也得碰上好导演和好演员才能有一处好戏。

而此刻,一场好戏,就上演在狄道和金城之间,洮水以东。

萧卷率军从武威出发,越过乌鞘岭,一路汇合西平、金城两郡的边军,得步骑三万,想要渡过大河,直驱陇西,会同宇文涉大军,夹击东燕军。

如此,王业可成,西.大燕可兴。

萧卷年纪四十许,出身兰陵萧氏,容貌俊美,须容整肃,一律长髯看其来极有威仪。

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长髯,在这种野外行军之时,还带上了须袋。

虽然这位萧公喜欢摆架子,但却不得不承认,此人无论是治军还是为官,都极有章法。

接替已故赵王出任凉州都督之后,北拒突厥,南抵吐谷浑,历次用兵虽然没有大胜,却也没吃过亏。

并且善于治军练兵,深得军心。

而凉州军中,要说是善战,首推西平太守穆长陵,和鹰扬郎将薛仁美。穆长陵是鲜卑大族出身,薛仁美是汾阴薛氏,两人都是以勇力著称的猛将。

另有鹰扬郎将达奚长孺,治军严谨,军略出众。常为萧卷参议军事。

此外,凉州胡汉杂居,民风剽悍,皆习骑射,又常年守御边疆,因此凉州之骑兵,是天下闻名的精锐。

所以上到萧卷和一众将领,下到各部士卒,对于此战的结果都是非常乐观的。

毕竟凉州军担任的只是偏师的任务,而陇右大军一定会把大部分兵力拿去对抗关中主力。

至于蜀中的益州军,先不说战力如何,就祁山道就够他们走一两个月的。

凉州军对上的,不过就是陇西一郡的兵力,不足为据。

这种心态,不光是萧卷有,一众将领都有。

三万步骑沿着湟水一路赶到三江口之后,准备沿着黄河往上游走,走到洮水和黄河交汇之地,沿着洮水南下进攻故关和狄道。

此时,凉州步骑三万余人,其中镇戎边军两万左右,其余万余人是从征的羌胡各部。

在加上数万民夫,整个约六万人。

三江口是湟水入黄河的交汇处,站在湟水南岸能够看到对黄河东岸的险峻地势,陡峭耸立。

还能看到交汇处黄河转向后的北岸的突然掀起的尘烟。

虽然隔着大河,不能准确的感受大地的因为大规模骑兵行进马蹄踏地声,但他们能看见那尘嚣之上的云烟。

也渐渐听到如雷一般的马蹄声经过黄河岸边的峭壁回响耳边。

随着很明显的羌胡藩骑一队一队的映入眼帘,从湟水入河口在北岸沿河而上。

萧卷和一众将领都呆若木鸡,勃然色变。这趟出兵三万,几乎是将凉州诸郡,武威、张掖、西平、金城、酒泉、敦煌的精锐抽调一空,防务空虚。

而下面的士卒看见这一幕都沸腾起来,对面的骑士则特意的开始啸叫,声音久久不绝于耳。

双方隔着一条大河,明晃晃的擦身而过。

君向陇右,我向凉州。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