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虽居淮南,不为淮南王(2 / 2)

毕竟洛阳南部可不是崤函道,有天险可以固守。

洛南一带可是无险可依啊。

大概动兵的时间,顶在了明年,也就是义宁元年,

现在的东燕和西燕,在年号上都是一致的。光平四年。

因为两边的皇帝,从理论上都是接慕容超的位置。

后世对于慕容超的定义,很多人认为他是实际上的大燕最后一任皇帝,而东燕这个概念应该是在慕容超死后,老三吴王慕容鞅登基之后算起。

西燕则是从李源进入长安,立蜀王慕容昌为帝开始算起。

但与之对应的说法是,慕容英才是大燕最后的皇帝,他死后很快就形成了长安和洛阳相对立的局面,就已经是东西两燕了。

不过无论如何,慕容家的统治对整个九州大地来说,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眼下天下间依然是四个皇帝,两个姓慕容的,两个姓曹的。

看起来局势跟几年前相比没什么同,但看看实际控制区域,就很有些东西了。

目前的西燕实际上控制了益州、凉州、雍州以及荆州的上庸、房陵、西城、南阳、江夏,基本上是汉水以北地区,扬州的豫章、淮南、庐江、广陵,徐州的沛郡和下邳部分县城,豫州的半个汝南郡。

而李元徽的进军路线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性,无非是沿着颍水进军,发挥水路运兵运粮的优势,水陆并进。

至于李三郎在荆州,路线也只能伏牛山南麓,出兵叶县。

并且荆州方面去年刚结束战乱,粮草方面估计也得是要江淮方面接济。

果然,父亲李源的书信到了合肥之后的几日后,三哥也来信了。

三哥信上是明确给李元徽交了个底,他在荆州算上降兵还不到五万人的兵力。

其中新野、随县、穰县、宛城都需要驻守,明年的开春的时候他只能率偏师万余人帮帮场子,威胁叶县方向,主力还的是江淮军来。

李元徽看过信件之后,也快有瞒着一众幕僚,还戏言道:“父兄们难道指望着我打下洛阳吗?哈哈哈。”

李百室和李青莲也都跟着笑笑,神情之中却都带些欲言又止。

李元徽见状问道:“长史和军师可是有话要说?”

李百室沉吟片刻,方才拱手道:“将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您兄弟四人,皆当世之人杰,今日可共患难,他日可共天下否?”

李百室这等于是放了个大招,直接给李元徽干沉默了。

李百室和李青莲已经算是他的心腹幕僚了,所以李元徽也没开始演戏,斥责他们挑拨离间。

对自己的心腹,有些事是你必须表达出来的。

伱的让这些能耐大的人知道,你是有大志向的,不是就想着躺平混的。

不然人家谁跟你混啊?谁不想着将来封妻荫子,名垂青史?

你得给这些能人希望。

于是沉吟片刻之后,李元徽轻声到了一句,“此事我已有所思,然兄弟阋墙,必遭外人轻晦,此时正当我父子兄弟共创基业之时,不可因小失大,然二位担心我亦明白。我虽然深处淮南,难道就要做淮南王?”

二李闻言,皆俯身下拜,以示自己明白。

而李元徽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们不用担心,我肯定不会当刘长,被自己哥哥刘恒算计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