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惜不见二凤(2 / 2)

“我原本还想看看名震天下的二凤将军是何种模样,却没有见到本人,真是可惜啊。”

拓跋天保和拓跋天穆带着数十骑护卫,远远后面还跟着一队李二派来的护卫,一行数百人奔着长安去了。

拓跋天保对于从军以来七战七捷,且都是利用骑兵制胜的的李二凤非常的感兴趣。

在他看来,李二算是把骑兵战术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甚至单论骑兵作战而言,可能当世无出其右。

不过李二却没见他们,只是派了护卫送他们去长安。

毕竟,李二目前也只是统兵大将,即便是唐王李源的之子,要商谈什么东西也轮不到他做主。

拓跋天保和拓跋天穆两人到了长安,甚至都没有象征性的去朝见天子,就被带到丞相府见唐王李源了。

两个年轻人躬身行礼之后,道出了来意。

大致上,需要皇帝慕容昌承认并授予拓跋家都督并州军事的职位,并州拓跋氏也愿意奉慕容昌为正朔。

同时,联姻。

人选也是现成的,慕容盏的皇后拓跋氏,人就在长安。

至于你们李家是让哪个儿郎来,这个拓跋家不在乎,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四个嫡子之中的一个,也不在乎什么正室侧室的。

李源对这种条件自然也是欣然应允。

他是明白代国公拓跋余庆在打什么注意的。

愿意奉慕容昌为正朔?那不就是想要出兵河北或者的借口吗。

毕竟长安方面是以慕容鞅毒杀光平帝慕容超为理由,离慕容昌为帝。

随后响应的还有瓦岗。

但洛阳权力的交接是没有进行什么流血事件的,除了皇帝以外,格局是没什么大变化的。

洛阳朝廷能够实际控制的区域,现在基本上也就洛阳盆地和中原地带,河北的幽冀二州现在基本上是听调不听宣的半独立状态。

名义上保持着恭顺,实际上已经政令已经行不动了。

所以拓跋余庆想要先拿到西燕这边的名义,随后无论是出兵幽州、冀州,还是直驱洛阳,都是可以的。

重点在于李家主导的西燕,刚刚经历荆州一场大战,眼下需要休养生息,最少一年半载不会大规模的调动军队征伐。

这个空档期足够拓跋氏做些事情了。

但首先,双方得一些达成共识。眼下关中和并州是没有根本性矛盾的,这也因为双方短期的战略重点都不在对方的身上,所以很痛快的达成了协议。

“从晋阳至洛阳,骑兵只需要五六天的时间就能到达,若是拓跋氏也想夺取洛阳,这可要比我们从关中出发走崤函道要轻便的多啊。”

李大郎不无担忧的与父亲李源说道,好像对于跟拓跋氏盟约并不看好。

李源道:“洛阳能是那么好打的?拓跋余庆要真是雄主,就不该在此时惦记洛阳,洛阳是天下之中,四战之地,岂能作为基业?手握并州,正该出兵河北将幽冀二州收入囊中,而后师向南.”

“不过这幽冀二州,可是两块硬骨头,拓跋啃得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