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朽木(1 / 2)

西魏目前面对的局势,不能说是欣欣向荣吧。

也只能说是四面楚歌。

宛城被围,黄牛角与数万众被困在城中,已经被隔绝了。

同时,李三郎的益州军团从汉中出发,跟东三郡的司马修业汇合,从房陵上庸出兵,沿着汉水进攻襄樊。

阻断了西魏的北上救援宛城的援兵。

李家大娘子在攻下夷陵之后,做出了威胁江陵架势。但曹烜清楚,蜀中的大部分军队都被李氏父子带去关中了,如今关中平定,还不到半年,且北面从武关出来的李军号称三十万众,汉中和东三郡也号称二十万众,这其中自然是有大量的水分。

这两部人马号称五十万,真实兵力没这么多,也肯定也在二十万以上,这样算下来益州永安方向最多能也就是一两万众,还不敢深入进攻,不然成都方面都容易出问题。

所以曹烜集结了大军在汉水一线,主要守卫襄樊,同时令水军为机动力量,随时沿江支援江夏和江陵。

其中江夏是防御重点,毕竟江淮的李元徽算得上是兵精粮足,军力肯定比被抽空的蜀中要强的多。

而江淮方向进兵肯定是从大别山南北,兵分两路,因为地形就摆在这里。

对于这场立国以来的最大危机,曹烜其实也明白,他除了称臣向大燕认怂求援以外,所能求助的也就是江东的东魏曹元静。

于是乎曹烜在给东魏曹元静的信上说明了自己已经放弃帝号,目前危在旦夕,希望曹元静看在大家同是太祖之后,可以出兵相助。

并且曹烜还隐晦的表示大魏正统在江东,我就不跟你争了。

曹烜基本上是脸都不要了,现阶段没什么比活下去重要。

曹元静其实也明白曹烜在跟他示弱,一旦缓过气来肯定还是桥归桥路归路,但就算曹烜不低头,他也得出兵。

因为他只要想更进一步,就得图谋江北。

除非固步自封,就想守着江东这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但历史经验已经非常明白,在北方完成一统之后,很快就可以迅速恢复国力,然后在用强大的国力碾压对江东政权完成统一。

历史也很多次证明,所谓天险,其实没那么牢不可破。

无论是雄关狭道还是大江大河,早晚都会被名将们所征服,成为踏脚石和他们的功绩。

雄心尚在的曹元静第三次发兵濡須口。

动用了十万大军,江东两位大将军,曹成苗先云,前后左右四将军,李雄,陆恭仁,朱浚,刘长彦,以及领军将军王雄延,护军将军韩陵两位悍将。

可谓是战将如云,精锐尽出。

夏侯元弘全力防守坞城,一边又迅速向东关和濡須山七宝山的驻军,以及合肥方向求援。

这次江东方面对攻城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南岸打造了大批的攻城器械,并且用大船运到江北,有些无法整个运送,就分解开到了北岸在组装。

其中包括几十驾投石机,和攻城梯。

濡須坞内只有五千余人,虽然只需要防守一面,但面对魏军连绵不绝的攻势,还是有些吃力的。

魏军方面,曹元静本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下了非常大的赏格,力图趁着李元徽北上,水师西进的机会夺取濡須坞。

魏军的攻势猛烈,夏侯元弘勉力支撑。

好在城内的粮草和守城器械充足,光是箭矢就有十万支的储备。在建立起了防砲网之后,伤亡锐减,而魏军在攻城的时候,却要面对守军的万箭齐发。

在顶过了最初的十日猛攻以后,守军这口气渐渐喘上来了。

而曹元静,打定了注意要跟城内守军和还没有来到的援军耗下去,直接修建三十座营垒,一直把营垒修到了濡須山脚下。

驻守濡須山的主将是淮南左营主将殷拱,他的辖区包括濡須水两岸的濡須山,七宝山,以及东西两座关城,都归属殷拱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