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亲而离之(2 / 2)

这样可以威胁刘玄机的侧翼,还能够跟代国公慕容浚打通通道

于是他就跟自己的幕僚和将领们商议了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谁知道拓跋浚还没赶到代北呢,兄弟拓跋天保就亲自率领三千骑兵突袭了拓跋浚的前部万人。

为了掩护李思行等人进攻河东,李元徽还准备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河北,跟燕军对峙。

以李思行为行军总管,朱德裕、常雁衡为副总管,李药师为行营长史,率三万兵马,沿着野王、轵关,沿着中条山和王屋山之间的道路进攻河东,同时上奏长安,请长安方面出兵,从蒲坂渡河,与主力夹击河东的苏氏父子。

李元忠道:“我听说李源的三个儿子都是人中龙凤,其中李二用兵如神,未尝一败。李三郎智谋出众,而李四虽有功业,行事稳重,而才具、骁勇却不如其兄,这次李唐为了解邺城之围,出动大军二十万,却不是李二挂帅,而是李四郎,我以为此举必定是唐主李源忌惮李二,将军不如修书一封,送于李源处.”

大帐之中,刘玄机听到探马的回报之后,朗声大笑。

最终定下了趁着邺城还能坚守,并且拖住了大批燕军之际,攻取河东开辟第二战场。

虽然占据了晋阳,但代北一带那可是拓跋家的世居之地,是祖地,是他一定要拿回来的,不然拓跋氏的族长就名不副实。

邢鸾道:“大将军的意思可是要派兵走并州,出太行袭扰河内、洛阳?”

刘玄机闻言皱了皱眉,“愿闻其详。”

刘玄机点点头,“我起于微末,受李家恩义,李四郎与我,相交莫逆.不过,此私谊也。”

全军大乱,战死数千人,还有数千人逃散投降。前军的一万骑几乎全军覆没。

后来整个冀州除了魏郡全部失守,但苏家父子始终没有挪地方。

而眼下李元徽却觉得,李青莲的建议,还真是可行。完全可以在此时派一支偏师进攻河东上党,夺取并州南部。

琅琊郡失而复得,唐军战事不利士气低落,李元徽于是命令他们稳住目前的战线,就守住东海郡,不要给对方可乘之机,甚至非常直白的下了军令,“坚壁不出,勿得战”。

刚刚赶到雁门的拓跋浚一看形势,心知这仗打不成了,士气和军心因为前军的迅速崩溃自然是无法再战的,非常无奈的选择了退兵。这也不知道该说拓跋浚太废了,还是拓跋天保太过勇猛。

两人也算是交情深厚,共事的那几年之中,情同兄弟。后来还娶了对方的堂姐,却没想到如今确实沙场相逢了。

另外,李元徽还派遣娄浚率五千人,从陕县渡河,过中条山直驱解良,策应主力,作为奇兵。

长史李元忠道:“刘公既然与李四相交日久,那自然是情分非比寻常了?”

等到李药师和常雁衡、尉迟恭三人回来之后,李常二人也是全力支持进攻河东的。

写信给李源能干什么?支持李元徽当太子啊!还可以说若是立李四当太子,就归顺大唐

总而言之,就是让李家兄弟几个乱起来。

他就不信,有那个位置在那里摆着,李家还能团结一致,兄弟齐心。

若真是如此,那他输了又何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