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新君(1 / 2)

立一个不懂事的少年人为皇帝,好处是他不懂事。但也正因为年纪小,反而会给一些人希望,容易被人说利用。

而少年人也总是充满了热血,做事容易冲动。很多少年英主都会宁可血溅七步也要跟权臣争到底。

曹髦和慕容昌都是这种人,年轻,血气正盛。不易控制。所以曹髦成功清除司马氏,夺回权柄。慕容昌虽然没有成功,但也等于是带上了大唐未来的太子一起走。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慕容鞅都算。

但上了年纪的人,就不一样了,可能一眼就望到头了。大家看见一个中年或者老年,却碌碌无为的皇帝,会有效忠他的想法吗?

并且立一个年纪大的人,还能在将来名义转移的时候,摆脱一个欺负幼主的名声。

细算下来,好处居然不比立幼主少,甚至还更多。

反正不管选谁,目前宫禁已经全都落在汉王刘玄机手中,守卫宫城的全都是他的亲信,不管换了谁做皇帝,都很难翻得其风浪。

于是汉王府中定计之后,刚过了二月二,就传来消息,大燕皇帝慕容鞅暴毙于宫中。

随后刘玄机以皇帝无子,国赖长君的名义,立大行皇帝慕容鞅族叔慕容炬为帝。

这事一个非常令人惊讶的事情。

怎么是这么个人?

慕容炬是宗室没错,但轮起来,慕容炬的祖父跟太祖武皇帝都出了五服了。偏远的不能再偏远了。

并且慕容炬辈分还挺高的,此前一直在河北为官,且还只是个县尉。

这么一个人,被选为新皇帝了?这的确是很让人意外。

毕竟昭武皇帝虽然没有子嗣在北燕了,但文帝可是在河北还有血脉的,其中就包括战死沙场的夏慜王,也就是慕容麾的几个儿子。

当年慕容麾在征讨西魏时候战死,年不过是三十,他的几个儿子现在最大的也还不过十五岁。

按照常理说,应该在最近的宗室之中选一个年幼的,过继给慕容鞅。

但刘玄机偏偏就选了年纪老,关系远,辈分大,人老实的慕容矩

而慕容炬也基本就等于提线木偶,刚登基为帝,就立即给刘玄机的加官进爵。

特进、上柱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幽州牧、大丞相、录尚书事、假黄钺、汉王。

同时配备了剑履上殿四件套,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诏书不名,剑履上殿。

还差一个加九锡,就要走禅让流程了。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天应该是不远了。

至于已经暴毙的大行皇帝慕容鞅,谥号“灵”,葬于辽西。

虽然死了一个皇帝,又立了一个皇帝。但整个北燕的政局也没有什么变化,非常的稳定。

甚至朝堂都没有因为皇帝驾崩,而要求百姓禁止娱乐之类的事情。

几乎是直面河北的洛阳,很快就知道了这件事,留守第一负责人,李百室当即就把负责洛阳防务的朱德裕给请来了。

洛阳,皇城尚书省内,准确的说,这里目前应该是叫陕东道行台。是整个大唐在关东地区的最高权力核心机构。

李百室目前担任行台右仆射,位在他之上,担任左仆射的是颍国公窦广,也就是齐王的亲舅父,基本上就是挂个名,所以李百室这个左仆射基本上负责整个行台的运转和洛阳以及关东诸州政务,称得上位高权重。在江淮系也算是地位极高的。

而他也明白,他的权利都来自于齐王李元徽。

李元徽在前往关中之间,将洛阳政务全都交托,这份信任不可谓不重,所以他处理事情都非常的谨慎。

老朱受邀之后,立即赶来,进来之后道:“刚才去了城外大营,李长史可有要事寻我?”说罢之后又冲一旁的李药师点头示意。

李百室和李药师也都还礼示意,然后交给他一份情报:“朱将军,你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