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天策上将(1 / 2)

如何处置,这个直接就给李二问住了,什么处置?处置什么?

齐王的官都是您老人家给的,您现在问我如何处置?

“儿臣以为,四郎虽然执掌大军,坐镇洛阳,但并没有什么不妥之举。且大敌当前,不宜轻动.”

李二斟酌一番,还是没有立即就过河拆桥。

被立为太子很突然,非常突然,甚至几乎是没什么征兆,如果一定要说,那也就是前几日李源搞出的什么元谋功臣名单没有他。

这让秦王府之中的一众文臣谋士纷纷猜测,房乔等人进言说这有可能是皇帝要立他当太子。

但李二是无论如何的都不敢信的,但今天没想到这个太子之位,这就落在他头上了。

以至于他一众自诩沉稳,如今却也有些心神激荡。

不过李源跟他奏对问的这些东西,还是让他逐渐清醒了,如何处置齐王李元徽?

最少现在,他可还记得老三和老四力挺他当太子。

如果没有这两个兄弟之前的谋划和所表现的态度,李源愿不愿意现在就给他太子之位,那还是两说呢。所以他现在刚当了太子,即便是这太子之位是李源给他的,但他还是不会忘了兄弟们的力挺。

这叫情分。

至于李源说的,这个位置早晚都是你的,这句话他是愿意相信的。但如果说李源就是单纯因为众望所归,和过去的功绩,就给他太子之位,这他自然也是不肯相信的。

李源对他回答没什么表示,只是笑了笑,随后让他退下了。

对于儿子的态度,李源是有些满意,又有些不满意。

作为父亲,他是满意的,最起码这老二没有过河就拆桥。这几个儿子之间,最起码现在还是有兄弟之情的。

但作为皇帝,太子对代表地方势力的齐王不够重视,这就有些不满意了。

不过他现在却什么都不能说。

毕竟这才刚刚开始而已,这太子坐久了,他相信有些事不用他推动也就自然而然的会发生。

另一边,齐王李元徽回到王府之后,跟几个幕僚亲信在书房见面,坐下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大概,就是冲着咱们来的。”

独孤颍、李青莲、李淳风、高侃、常雁衡等人这会儿也都知道朝会上发生了什么,秦王被立太子了。这种大事的流传速度极快,这会整个长安就连买炊饼的都已经知道了,何况他们这些人。

但至于为什么齐王会说这种冲他们来的,他们也几乎都明白,大概是李源想要让太子势力,跟齐王府势力,相互制衡。

但秦王做了太子之后,难道真的就会立即着手对付齐王府?

李淳风立即劝慰道:“大王,秦王被封为太子,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您应该过虑了。”

独孤颍则摇了摇道,“现在是现在,日后是日后,等秦王坐稳了太子之后,他会容得下齐王殿下手握半壁天下和十万雄兵?陛下都不放心,太子就能放心?”

几人闻言全都不言语了,因为这番话有道理,或者说非常有道理。

因为利益、权利兄弟反目的太多了。

不过因为现在的情况,其实齐王府能做的并不多。因为在朝堂上,齐王府的话语权很小。

朝中有什么策略,齐王府只能被动应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些人面露凝重之色,但也没有什么主意可出的,毕竟现在有些事还明显不合适参与。

不过就在齐王亲信们如临大敌之际,刚刚被封为太子的李二,却遭受了重大打击。

就在刚刚被封为太子之后,原本秦王府的属官,杜克明、房乔、薛收、薛元敬、苏旭等,全都调入了朝中各部各府寺,还有外放的。

而秦王府六护军,也纷纷调入了禁军和边镇效命,三千五百玄甲铁骑进入右武卫。

本应配齐的东宫属官,并没立即作出任命,同时也没有给李二配齐东宫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