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东巡之议(1 / 2)

李孝正是昂首挺胸从宫中出来的,随后回到了自家宅第。

“看来殿下今日见到陛下了?”

“哈哈哈,知我者王妃也。阿耶不但见了我,还赞扬我这些时日用功勤勉.”

与他说话的是魏王妃杨氏,年方十六,是去年年末李孝正回到长安之后,李源为他选择的正妻。

杨氏出身弘农杨,是前不久刚刚归附的越国公杨邃之女。

李源之所以给李孝正寻了这门婚事,自然也是对杨氏的一种安抚,以及希望杨氏能够跟皇室联系的更为紧密一些。

本质上,李源并没有把李孝正看成是独立势力,而是用他的婚事来跟杨氏建立联系。

是李源从蜀中起兵之时唯一跟在身边的皇子。

而再晚一点等到春天,春暖花开时节,一解冻冰雪消融,道路泥泞。

李孝正知道自己独立领兵的机会很小了,甚至根本没有。因为这场失败之后,李源即便是想要给他机会也得顾忌道群臣的看法。

若是让他作为援兵带兵去支援洛阳战场,齐王李元徽可能给他好脸色?可能给他立功的机会?

他现在连怨言都不敢有,因为那人是晋王李玄庆,是唯一敢跟皇帝老子正面对抗却只是禁足的皇子。

这一点就连李源都觉得头疼,更不用说他这个势单力薄,无权无势的皇子。

最近刚刚参与政事的太子李二,见到这情形也知道阿耶这是要铁了心的去抢功了。但为了表面立场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陛下万乘之尊,亲征之事怎么能够让陛下亲力亲为呢?儿臣身为太子,愿意领兵前去。”

李源不想那么早过去,自然是打着让李元徽再跟刘玄机接着消耗的算盘。

把风险降到非常低的程度,即便是姻亲,也没有来往过密,为的就是如果这小子外一被几位兄长忌惮的时候,他们也好及时切割关系。

而杨氏方面既然出了个皇子王妃,那自然是要好好扶持一番了。

李源一听赶紧看了一眼裴继。

杨邃觉得自己应该有能力把控这些事情,所以也就是随意的给指点了一下女儿魏王妃,在通过魏王妃之口诉说于魏王李孝正。

这样即便将来太子登基之后,也会多看重杨家几分。当然,这个度就得控制好。外一过火了引火烧身也是有可能的。

自己这個御驾亲征,也就不用担什么太大的风险。

不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让李二代替他去祭天,这也是一种太子地位非常巩固的象征。

至于李源,他对洛阳方向的战事不太放心,一来是因为李孝正的因素,担心战事的结果。

二来就是担心,李元徽用兵一向稳重,除了第一次邺城之战退到洛阳修养之后刘文惠冒进引发了大败之外,还没在战场上失利过。

甚至邺城的战败,齐王麾下的左右武卫毫发无损。

而这次他跟刘玄机对阵,双方也称得上是精锐尽出了,很有可能是能够决定双方战略态势的一场关键战役。

只是平素不敢与人讲罢了。

这么重要的事都让他来。

李孝正则一摆手,还有一事,“陛下听了我的建议,已经有所意动了,只要陛下前往前线亲征,那我就一定可以随驾前往,到时候就有立功的机会了.”

李二这个太子基本上就是个摆设,若不是往日有诸多功绩,在朝野之中有些人望,李源迫不得与让他参与议政,那这个太子就跟坐牢没区别了。

所以李源这次准备带大军前往。其中包括左右卫、左右金吾卫以及左右备身府的精兵强将。合计兵马十三万。

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些都是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