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四关镇险地,谁敢踏人间!(一万(2 / 2)

“可恶!”

冯琪琪气愤的将手中的信团成一团丢在了一旁。

&;=&;&;&;上次赵启用一个虚假的咒符骗到了她,因此冯琪琪起初并不相信。

信上并没有说会有什么后果,但这滴黑血已经让冯琪琪意识到不对劲了。

她冷静的思索着,深知赵启掌握着特殊的力量,冒险不得。

最终,冯琪琪深深的叹了口气,脸色清冷的再度转身,回到了树屋。

李怅然完全不知道,刚才冯琪琪差点就要离开了。

此刻他正惊讶的翻阅着论坛的内容,短短时间内,就有了不少人将搜集来的案件信息发了出来。

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李怅然惊喜的说道:

“这帮人的效率也太高了,现在至少有五起案子值得调查,没看出来,你居然还有这一手。”

李怅然有些神经大条,完全没感觉到冯琪琪的心不在焉,更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冯琪琪简单的看了看李怅然记录下来的几条信息,随后清冷的说道:

“走吧,最近的地方,翻过这座山,就到了!”

……

与此同时,东山州国秘处临时办公室内,赵启微微的睁开了眼睛。

就在刚才,他敏锐的感知到了一份轻微的力量波动。

看来,冯琪琪的心,还是没有完全沉下来……

赵启轻轻的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急不得。

冯琪琪背后的咒符是赵启亲自刻画的,因此他能够清楚的感知到这份力量。

实际上,那滴黑血并非是赵启做了什么手脚,而是咒符的力量,将冯琪琪体内所有的杂质凝结了起来。

随着冯琪琪刺破指尖,这滴黑血便带着所有的杂质流了出来。

只有这样,冯琪琪才能真正发挥驱灵术真正的力量。

如今赵启感受到这股力量开始变得纯粹,就说明冯琪琪看到了锦囊里的信。

赵启在冯琪琪的身上并没有留下任何的禁制,但因为对这股力量的感知,不论冯琪琪去到哪里,赵启总能感受的到。

要想让冯琪琪真正对钦天监有归属感,还需要一个过程。

“慢慢来吧,前世的时候她就如此,而眼前要解决的问题,可不止这一个……”

赵启背着手站在窗边,看着海域方向,这倒身影显得有些寂寥。

天渊,快出现了!

……

此刻,大批的撤离人员已经离开了四个城郡,浩浩荡荡的赶往各个安置点。

最近的安置点也在东山郡,与其他不沿海的城市之中。

这些民众被安置在酒店,临时搭建的安置房,甚至是避难区的帐篷内。

各地驰援的物资正在工作人员的分配下,逐一送到民众的手中。

“也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了,撤离计划进行到哪一步了……”

一间安置酒店的房间内,刚刚领取完物资返回的王北林担忧的嘟囔着。

他的老婆正在收拾为数不多的行礼,指了指播放这新闻的电视说道:

“刚刚才报道完,好像现在撤离正在关键阶段。

预计在第三天凌晨十分,最后一批人可以完成撤离。”

事实上也正如报道所说这般,卫海郡,滨海郡,临岛郡以及初阳郡都在争分夺秒的执行撤离计划。

其中除了临岛郡之外的三郡并不是什么大城市,因此撤离起来相对简单一些。

但临岛郡一直都在朝着新一线城市的目标努力,发现非常迅速,因此撤离起来相对要复杂的多。

因此在撤离计划中,上级决定,先将所有力量集中在三郡的撤离上,在完成最后一批民众的转移之后,再全力疏散临岛郡。

当下,最后一批撤离的百姓,已经抵达了车站,即将登上此地最后一趟撤离的列车,离开他们生活了多年的城市。

现场的记者们一直在跟进情况,各样的采访车前,都能看到记者们的身影。

“观众朋友们,本台最新消息,卫海郡最后一批民众,即将登上撤离列车,离开卫海。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我身后的民众,正在井然有序的排队上车……”

记者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民众队伍,他们各个神色凝重的陆续登上列车。

他们在上车前,总会恋恋不舍的回头,想要最后再看一次这个熟悉的城市。

其中不乏一些年纪大的人,满脸伤感,刻意的放慢脚步,眼中充满了不舍。

“这一走,再回来,城市又会是什么样子……”

“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就这么舍弃了……”

“走吧,看也没用,别给国家添麻烦了,相信国家,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无数的百姓都对于要离开故乡这件事情感到不舍。

但大炎国的百姓,对于国家的安排,总是全力配合的。

他们陆陆续续的登上列车,伴随着急促的汽鸣声渐渐的离开了城市。

在这随后一辆列车都消失在尽头之后,整个卫海郡,彻底变成了一座空城。

空空荡荡的城市没用任何灯火,甚至城市连接外部的各种电路,也彻底切断了。

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放置这些城市在遭遇灾难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他城市的供电受到影响。

不过这种寂静并没有持续多久,街道上浩浩荡荡的兵车出现,再度照亮了城市的街道。

“报告,临时发电线路已经组建完毕!”

“启动发电机,打开探照灯!”

伴随着阵阵呐喊声传遍全市,大型发电机再度启动,兵部专用的大型探照灯,将沿海区域照亮。

浩浩荡荡的兵车上,大量的工兵整齐划一的下了车,在集合点进行待命。

……

“咚咚咚……”

“请进!”

听到屋里传来的声音,东山州府尹李密推门进入了赵启的办公室。

“赵监使,到目前位置,卫海郡,初阳郡以及滨海郡都已经完成了撤离。剩下的临岛郡,两天之内便可以清空!”

“很好!”

赵启暗暗的松口气,点了点头。

大炎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和执行能力,创造了人类近代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受灾撤离。

民众的疏散,也让赵启终于能够放开手脚了。

“报告!”

东山州总兵的身影也很快出现在了此地,他也给赵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赵监使,所有城郡的工兵司已经接到了命令,正在火速赶往,第一批工兵已经到达。

所有官方合作的建筑团队,也暂停了所有的项目,预计两日内就能集结完毕。”

接踵而来的好消息,让赵启欣慰不已。

如此力度,放眼全世界,也就只有大炎国能够做到了。

这让他信心倍增,有如此强国与民族作为底气,何愁不能抵御妖魔?

赵启当即下达了新的命令,东山州气象局的侦测机开始在海域上空盘旋。

飞机上,是东山州最精英队气象局专家,他们正在执行赵启的命令,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测海洋中的情况。

同一时间,各个国家的科研考察船,都已经悄无声息的赶了过来。

他们在远处远远的观察着大炎国对外宣称的受灾区域。

这些国家并不相信大炎国的预警,毕竟就算是现在,他们的精密仪器也没有任何反应。

那么大炎国这么大动作的撤离就显得耐人寻味了。

他们想要知晓事态的动向,以及大炎国到底在计划着怎样的阴谋!

次日天明,龙郡的专机终于抵达了东山州。

钦天监的铸城司司长带领这几十名院士,赶来了此地与赵启汇合。

得到消息的张道义和刘天一,纷纷暂停了侦测任务,赶来国秘处参与会议。

铸城司司长陈文斌,在来之前就大概了解了一下情况,但这么重大的事情,自然要在赵启这里再得到求证才是。

“赵监使,我听说十月十五日,海域中会形成可让妖邪通行的天渊,这是真的吗?”

赵启点了点头,面色严峻的说道:

“没错,目前看来,此事已成定局,万难更改,以我们如今的能力而言也阻挡不住。

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天渊如此轻易的形成,得给建设计划争取足够的时间。

必须要尽可能的减缓天渊吸收阴气的速度,这件事情,我会亲自率领观天司和谛听司解决。

你们铸城司有更重要的任务!

那就是在四处清空的城市海域边缘,打造边关,抵御天渊!

这里将是重要的防线!

而边关建成之际,我会在这边关之地封神赦令,由神明镇守关塞,防止妖魔从此地入关!”

“四个城市,将海域一带练成一线,打造关口……”

刘文斌的表情凝重,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眼前形式已经如此紧迫了,有问题也得克服问题!

“明白,我会立刻组织会议,尽快给出一份建设方案。只是,如此浩大的工程,得需要大量的材料和人力。”

“刘司长不必担心!”

东山州总兵当即开口说道:

“我已经收到了龙郡兵部总部长的指令,建设所需要的一切材料,我们兵部会给予解决。

至于人力就更不用担心了,现在东山州各军区工兵司全员都在赶来的路上。

同时还有所有与东山州各城郡政府合作的施工团队,也都在集合。

要是人还不够,其他州郡的兵部也随时听候调令,咱们大炎国,就是不差人!”

“好!如此一来,我们也绝不会辜负众位的努力!”

刘文斌激动的说道,总兵的这番话,的确让人热血沸腾。

“张道义司长,刘天一司长,你们的人到了没有?”

面对赵启的询问,张道义赶忙点了点头:

“监使,我们两司院士加起来已经来了三十人。接下来要做什么,您只管发话,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好!”

赵启当即侧身,露出了身后的东山州海域图。

在距离四个撤离城市最近的海域上,赵启画上了一个圆圈。

“我们要尽最大努力,减缓天渊的阴气凝聚。

否则天渊一旦凝聚足够的阴气,妖魔待到力量充沛之时,便会越界降临。

如果不拖延住时间,无法确保他们降临时,是否封神完成。

而要想减缓天渊,我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还是决定,要在此地布下一座大阵。

此阵法名为‘罗天’,不单单需要布阵者的能力,更需要有环境上的配合。”

说着,赵启开始在这个圆圈的几个方位标注了出来。

“在风水上,这个方位东临山脉,西临水龙,我需要你们在这里设立金属性之物。

这边南靠龙头,北压风口,正好在这里有一处灯塔,启用它,并设立火属性之物……”

赵启详细的标注了五个方位,而在这五个方位上,则需要建立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物。

眼看时间就剩下几天了,因此对于两位司长而言,这个任务有不小的压力。

“诸位,咱们必须要全力以赴,这一战至关重要。

若能胜利,在此地设立之关口,可保万众无忧。

但若是失败了,一切都会重演,末日到来之际,人类早已被斩断了觉醒之路,更别说反抗了。”

刘天一思索着点了点头,随后问道:

“监使,我们现在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那就是依照风水变化以及天象预警来判断天渊形成的时间是十月十五日。

可如果这其中有什么偏差的话,会不会影响我们所有的计划。”

“没错!”

赵启显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并提前有了对策。

“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下去探查一下这天渊。”

“啊?”

在场众人纷纷有些错愕的愣在了原地。

“监使,您不是说这天渊在海底吗?这要如何查探?”

在赵启画出的地图中不难看出,天渊所在的位置在东海的公海上。

这里的海底深度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七千多米,下潜到这个程度都费劲,更别说是探查了。

“而且监使,我还有个问题……”

一旁的张道义皱着眉头指着地图说道:

“这天渊既然在公海上,为什么妖魔只盯着咱们炎国,不打其他国家的主意?”

赵启闻言,笑着叹了口气:

“天地之下,只有炎国是龙脉存续之地,其他国家在建立前无非是蛮夷荒芜之地,无灵气可言,所以妖魔不屑一顾。”

赵启没有说出的是,前世妖魔入侵爆发之际。

这些自诩强国的国家,甚至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抹除了……

这些毫无底蕴的国家,怎能跟大炎国相媲美?

素有龙祖之称的昆仑山,遍布龙脉在山河之中,构成了大炎国的版图。

对于妖魔,除了大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甚至都入不了眼。

末日之中,那些国家在遭遇危机之后合理抵抗,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便被黑暗所吞噬。

只有大炎国,虽然那一次的结局已失败告终,但在妖魔入侵之后,大炎国足足支撑了五年之久。

只要有龙脉在国家气运就不会立即衰亡,因此妖魔才会潜入人间,妄图来逆转大炎国得天独厚的风水格局。

也唯有大炎国,才会诞生觉醒者!

“监使,天渊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张道义问出了他心中的疑惑,但对于这一点,赵启也轻轻的摇了摇头:

“我也从未亲眼见过天渊,但既然天渊是能够连通人间的必经之路,将来不会是什么善地。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得亲眼见见天渊,并确定天渊最终成行的时间,才能找新良策来尽可能的拖延。”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或许只有蛟龙号潜水器,才能够有可能达到7000多米的深度了。”

东山州总兵吴文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口中所说的蛟龙号,是由大炎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艇器。

几年前蛟龙号的问世就引起了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注意。

尤其是当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炎国乃至世界的载人深潜记录。

7千米对于各个国家而言,都是技术上的极限。

但蛟龙号完成了世界上最深处下潜,并且潜水员在水下停留近9个小时。

这份记录至今无有国家能够打破,自然也是最适合参与此次行动的设备了。

“赵监使,这件事情可以交给我来负责。

我会立刻与龙郡科研部门进行接洽,由兵部出面,负责将蛟龙号潜水器运送来东山州。”

吴文祺毛遂自荐,接过了这项任务。

“据我所知,蛟龙号具有最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的目标。

借用这样的先进科技,或许我们真的能够窥见天渊全貌!”

这个消息让在座众人都为之激动,神秘的天渊一度让很多院士都感到疑惑。

或许这次勘探计划,将会是打破谜题的关键。

赵启并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结,因为从调动蛟龙号、到蛟龙号最终入水勘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他也要完善一下勘探计划,尽最大可能的确保勘探过程的顺利。

在这场会议之后,各方人马再度忙碌了起来。

铸城司司长连夜召开讨论会,这首次讨论会就足足持续了有8个小时。

在讨论会的过程中,院士们提出了不下于20种建设方案,但最终都被一一否决。

身为司长的刘文斌,身上担负着莫大的压力。

他疲惫的翻阅着手中的各种建筑文件,希望能从中找寻灵感,并建设出能让赵启满意的边关建筑。

两天后,临岛郡最后一批民众也已纷纷踏上了离乡之路。

这也意味着撤离计划,成功在三天内完成。

如今的四个城郡,放眼望去皆是一片寂静,再难见到曾经的繁华。

大量的私家车停在路边,但大街小巷却是空无一人,宛若一座死城。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整个城市便陷入黑暗之中,如果有人身处此地,一定会感受到窒息般的绝望。

首次大规模的撤离,耗时三天成功完成,不单单是全国各地,乃至于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此事,大国动员的力量,也令人为此而震动与感到不可思议!

这就是大炎!

但完成撤离,并没有让东山州府尹一口气,因为更大的麻烦接踵而来。

各个城市中专门设立了安置点,一些酒店,饭店都被临时征用。

可纵然如此,仍旧有很大一部分人只能待在安置区临时搭建的帐篷里。

一个安置区的极限容纳人数近千人,但要知道四个城郡撤离出来的是几百万人,单个城市的安置区根本不足以满足这一点,因此安置区域仍旧在不断扩散。

从东山州其他未撤离的城郡,到逐渐开始往其他州府区域扩散

这必须要有各个城市之间的紧密配合,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极大的混乱。

因此这几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随处能看到从头顶掠过的直升机。

这些直升机里搭载的,全部都是要送往各个安置点的物资。

安置计划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烧钱,但至始至终没有一个城市的领导人为此有过半点怨言。

民众们虽然不得不抛家舍业,背井离乡,但他们却在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温暖。

但凡有安置点的城市,都会有很多民众组成志愿者的队伍。

有人帮忙分发物资,有人在帮助安置民众,甚至很多城市还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师,却保证每一位民众的身心健康。

大炎国,已然做到了,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各个安置区所在城市的高速路上,总能看到成对拉着物资的大车,浩浩荡荡的驶来。

【欢迎各地兄弟姐妹回家做客!】

【身为大炎人,大炎何处不为家?】

这些大车上拉着横幅,这都是各地百姓的心意。

这让所有本来因为离开家乡而心慌的民众意识到他们,虽然离开了家,离开了自己的城市,但并不意味着国家抛弃了他们。

事实上还正好相反,正是因为国家对他们每一个人的重视,才会不惜动用如此大的力度,来完成史无前例的迁徙。

从临岛郡最后一批民众撤离城市那一刻开始,就再也没有了相关的报道出现。

因为所有的媒体记者也随车离开了。

很多人都很好奇,这四座空城现在是什么情况,完全没有任何官方有后续的相关报道。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四城并未像他们想象的那般入目皆空,而是开始有大型施工设备,源源不断的驶入。

工兵队纷纷按照计划赶往了各自的目标城市,并迅速在沿海一带区域安营扎寨。

他们很清楚,接下来的工程需要历时几个月之久。

而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的吃住都会在这里。

其他的施工队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集合,几万人的施工队伍,逐渐成型。

东山州其他城市的民众也疑惑的发现,城市里一些重点工程一夜之间纷纷停工,就连外面停着的工程车都不见了。

如果说仅仅只有一处地方倒还能够理解,可是全城所有跟郡府挂钩的工程全部停工,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我们城市要建设的旅游公园,怎么突然不干了,该不会是要烂尾了吧?”

“大哥你想清楚了再说话,这是招商引资来的项目,怎么可能会烂尾!”

“我们城市的新郡府大楼也停工了,我记得之前不管刮风下雨,这地方都没停过工,怎么现在说停就停了。”

“我那天看到有很多施工车上了高速,你们说会不会跟这事儿有关系?”

越来越多的民众注意到了这蹊跷的状况,有细心的网友总结了一下,整个东山郡所有城市的市重点项目全部停了,大量的施工队不知所踪。

接踵而来的怪异情况,已经让网友们有些麻木了。

这两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好像没有一天平静的时候。

他们并不知道,所有的重点项目停工,是因为钦天监带头,要在东山州打造一条捍卫人间的边关!

而建设方案,终于在刘文斌夜以继日的开会研讨下,逐渐成型。

这天一早,赵启才刚刚来到办公室,便看到了顶着黑眼圈面色憔悴的刘文斌,火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在赵启的印象里,刘文斌一直是个文质彬彬,很注重个人形象的学者。

但这几天刘文斌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他和一众院士除了上厕所之外,几乎就没离开过会议室,就连吃饭都是在会议室里草草完成的。

“监使!我们终于讨论出来了一个有效的可行方案!”

刘文斌情绪激动地晃着手里的图纸,看向赵启说道:

“如果能够建成,这将是大炎国近代建筑史上最璀璨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古代的万里长城!”

一边说着,刘文斌一边将图纸摊开,上面还记录着密密麻麻的详尽数据。

“监使,整个边关由四座城门构成,四个城门分别坐落在四个城市的要地。

该建筑方案,结合了兵法之道,立险关成郡,四城相连如同一条怒龙趴在关口。

四处城门分别设立在天险,地沉,山坳,海峡,四处风水要地,城门之名也以此由来。

天险关和地沉关彼此相护,掩盖了地势缺陷的同时,能够大大增加抵御能力。

这是我们结合了多起古代著名守城战,总结了这些城门的特点而制定的方案。

若此法能成,此关将永驻东山!”

赵启看着眼前的这几份图纸,随后便赞叹的点了点头,心情激荡,拍手叫绝:

“真当为鬼斧神工,四关镇险地,谁敢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