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诸葛借粮(2 / 2)

“曹操兵退宛城,确实也有保卫许昌的缘故。但主要的是,他并不想血拼樊城,与二十万南蛮兵硬刚了。只因他早已看出,只要樊城粮草匮乏,南蛮兵必起内乱,到时候恐怕连刘备的股肱之臣赵云魏延等名将都要遭其荼毒!”

&;=&;&;&;鲁肃猛然醒悟,惊得目瞪口呆,良久不能说话。

心里砰砰乱跳,一颗心几乎跳出了腔子:“大都督的意思,曹操退守宛城,就是等着刘备的樊城缺粮,不占自乱?”

周瑜微微一笑,替鲁肃重新斟满一碗清茶,缓缓说道:“曹操之阴毒,世所罕见。恐怕他还未必如此安分。昔日他在河北,断了袁绍的乌巢粮草。前日在西凉,又派轻骑烧了马超的粮道。逼迫他退军回西凉。这次恐怕他也会派遣骑兵,搅扰刘备的樊城粮道,逼迫樊城加速溃败!”

鲁肃听得连连点头,甚是佩服周瑜的灼见和分析,但随即眉头微微一皱,带着几分担忧的说道:“我江东与刘备,有结盟之好。两家合作,共抗曹操。若刘备失败,岂不是我江东独力难支,陷入危急?”

周瑜摆了摆手:“刘备若胜,对我江东不利。最好两败俱伤,主公方能鼎鼎天下!”

“刘备此时的军力,已不在我江东之下,而南蛮兵……”

周瑜略一停顿,忽然带了几分不平之气:“昔日我家主公,也曾派人前往南疆,结好孟获,送了多少重礼!没想到事到如今,孟获置我江东不顾,反而驰援荆州刘备!”

“刘备若胜曹操,必会趁着长江之利,顺流而下,夺我江东。反而不如让他吃一场大败,然后我们再与他合作抗曹,也让他知道我江东的地位!”

周瑜说话之间,又指了指桌上的那封信:“刘备才定荆州,言辞之间,多有狂背之词,丝毫不把我江东的二十万水军放在眼里。也该让他长长记性了!”

鲁肃沉默了片刻,心里反复思量,似乎周瑜之言,也有几分道理。可是又觉得似有不妥之处,想要争辩,又不知从何说起。

正在此时,忽然又想起一事,急忙端正身子,看着周瑜,说道:“传闻曹操虽聚兵宛城,却私下以张辽为主将,转移兵马往合肥方向,意图攻击我东线。不知大都督可听闻此事?”

周瑜站起身来,往来走了几步,思索良久,重新回到座位上。

“此事我早已知晓,但真假未能确定,所以并未向主公禀明。不过纵然是真有此事,也不难破解!”

鲁肃好奇,低声问道:“不知公瑾想要以何策应之?”

周瑜手扶桌案,沉声说道:“张辽虽勇,但凭太史慈和主公联手对敌,料也占据不了优势。我更可以派一二上将驰援东线。曹操兵马既然惦记樊城,也不会倾力往东。”

“以曹操之智,他若敢将兵马全线开往东面。也不会虚张声势,摆出一副要加兵宛城,再图荆州的架势了!何况如宛城兵马羸弱,只怕纵然南蛮王断粮,也会在刘备的撺掇之下,顷刻之间攻打宛城,杀入许昌!那真是曹操的末日,得不偿失了!”

“曹贼若愚蠢至此,又怎么会活到今天。曾经刺杀董卓的时候,就早死多时了!”

鲁肃面色一变,颤声说道:“你是让主公亲自披挂上阵,迎敌曹军?”

周瑜眉毛一扬,目光闪烁,大声说道:“这有何不可?昔日我兄孙伯符,每一战必身先士卒,不辞劳苦,方才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县。纵然是我们日夜咒骂的曹贼,位尊至极,岂不是一样征伐必出,从未在京贪图享乐!难道我家主公,便高人一等不成!”

“子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呀!三足鼎立天下,曹操智谋过人,手下兵精粮足,最是强大。刘备起于布衣,善于笼络人心,更加上诸葛闻德智算天下,连我都自愧弗如。若我主公没有忧患意识,怎能配得上与他们鼎立存在……”

鲁肃点头,愈加佩服周瑜的见识和谋略。

心中也在想:“原来公瑾外冷内热,虽远在鄱阳,心里依旧惦记着主公,惦记着江东的河山。此计虽然暂时有为难主公之嫌,但长久看来,倒也并非坏事。”

“公瑾赤心为国,不服当年孙伯符托孤之重,只是不知道主公,可明白公瑾的这番苦心?”

二人至此,再不谈公事,更兼鲁肃次日便要转往襄阳,因此不敢贪杯,两人本就是旧时相识,意气相投,虽然以茶代酒,也是相谈甚欢,直到午夜更深,方才意犹未尽的各自散去。

次日,周瑜安排船只,载着鲁肃,取道往襄阳而去。

襄阳城,军师府里。

院落之中。

依旧是绿柳树下,百花夹道之间。

诸葛亮排下清酒小宴,单独招待鲁肃。

鲁肃初来军师府,便立刻被两侧花架上的数十盆繁花吸引。

柴桑吴候宫的内园里,栽种的各色奇花异草不计其数,可是与这些盆栽比起来,似乎瞬息之间,黯然失色。

这些花朵,颜色柔和,幽幽清香,若有若无。犹如世间君子,挺拔气节,不趋炎附势,不阿谀奉承。更如高洁女子,三贞九烈,至死不渝。反观吴候宫里的花朵,犹如一群庸脂俗粉的世俗女子,为了讨好求生而献媚于人,不知自重自尊。

他自然不知道,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诸葛明的军师府中所有花朵,皆是他依照记忆和所学生物知识,多年来精心改良培养的新品,自然不会与两千年的三国花朵有所重合。

“十数日前,我也是在这里招待了你家程普将军!”

诸葛亮端起酒壶,轻轻为鲁肃斟上一杯,笑着说道。

“哦?程普来此,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