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算术难题(2 / 2)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妇人在河边洗碗,官吏问,为什么洗这么多碗?妇人回答,家里来了客人,官吏又问,来了多少客人?夫人回答,每两位客人共用一只碗,每三位客人共用一只汤碗,每四位客人共用一只肉碗,一共用了65只碗,请问一共来了多少客人?

额,虽然她前世没有计算过,但是对于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容易。

诸葛云疏拿起毛笔,将脑中思路一一写下。

法曰:假设家中一共来了方(画一个正方形)位客人,则得出等式:

方除二加方除三加方除四等于六十五,(方/2+方/3+方/4=65)

得十三方除十二等于六十五,(13方/12=65)

则:方等于六十。

答曰:客六十人

诸葛云疏提笔写下最终答案,又看了眼,怕改卷弟子不理解,又想了个这个时代较为好懂的解题思路。

法曰:以二人乘三得六,又以四乘之得二十四,以乘总六十五盏得一千五百六十………并之,共二十六为法。除实得六十人。

答曰:六十人。

写完这两种解题思路,诸葛云疏看着还有大半柱香时间,准备把另一道大题也写出来。

鸡兔同笼,在现代已经被小学生玩烂的题型。

“好难,没有一点头绪。”坐在高台一侧的商人议论着。

算学,可是他们擅长的领域。

“王掌柜,你怎么看?”

“客有六十五人,我是一一带入试了之后得出的结果,并不知其解法。”王掌柜摇摇头,一脸为难。

他看着场内中心位置的自家闺女,如果不出所料,也会使用同样的方法。

而此时,台上的夫子们也在议论最后两题。

“这最后两题,不是郡学去梁国游学时得来的吗?”一夫子惊讶道。

“哪个丧心病狂编进考题的。”

“你小声些,除了王兄,还有谁?”那人眼神示意。

一瞬间,大家秒懂,也就闭嘴不谈。

林山长听着其他人道议论,忍不住轻声对身旁的王夫子道:“清瑜,最后两大题对下面的孩子们来说,难度太大了吧!”

王夫子依然面无表情,声音冰冷:“难吗?梁国六岁小童都能解出,我泱泱大夏国,难道还不如他们?”

说完不在理睬,继续盯着台下。

林山长无奈叹了口气,他这个师弟,自从出国游学交流后,就变得不太爱说话,对弟子们的要求愈加严格起来。

不知是好还是坏。

台下的诸葛云疏总感觉有人在盯着她看。

但是想着毕竟是公开比试,现场这么多人,难免有人把视线看向她。

再说了,这不是还有她亲小叔和小婶婶在吗。

所以也没有过多在意。

而此时的王怡,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经过验算,最后两道大题答案都是正确的。

过了一会儿,等卷上墨迹干了之后,又检查一番,发现无误后,才申请交卷。

而那些还在跟最后大题死磕的学子,本就没啥思路,见有人提前交卷,心中更是烦躁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