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柱的委屈。马匪(2 / 2)

一路上,几个人边走边聊。

李泰安言谈像个老兵油子,开口闭口就是想当年如何如何。

骆夜松随和且圆滑,长相帅气,有贵族少爷的派头,据他说自己赴英国留学2年才回来不久,来石家庄是为了一笔生意。当了俘虏也是被战败的军队所裹挟,都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关进了战俘营。

秦大柱常跟李泰安争辩几句,倒是和骆夜松很聊得来。

几个人晓行夜宿,尽量避开县城和鬼子检查站,第三天下午来到了冀鲁两省交界的夏津县。

这里还没有陷落,但军队已经撤离,城里的百姓纷纷携家带口的向南逃亡,也有不少人故土难离,关门闭户的装鸵鸟。

站在夏津城外,能听到远处德州方向隐隐传来“隆隆”的炮声。

尤龙正准备进城买些热乎吃食,驴肉火烧也吃完了,天天啃饼干,连口热茶都喝不上,这嘴里都快淡出鸟来了。

但就在这时,一阵“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嗷嗷”的怪叫声和清脆的枪声逐渐逼近。

“是马匪!,快跑。”有人惊呼着向城内跑去,也有人逃进路边的田野里。

就见有一百多匹战马向人群冲来,迅速将打算出城逃难的百姓截住,往城中驱赶,土匪“嗷嗷”叫着,命令所有人交出买命钱。

尤龙等人恰被堵在城门与马匪之间,大批百姓跪地求饶,行李钱财被马匪抢去。

看到日本人侵略国土之际,竟然还有当地马匪出来祸害百姓,简直就是人渣,禽兽不如呀!尤龙被气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暴喝一声:“清场,干他丫的!”

李泰安连忙说道:“老大,给我一支枪。”

他迅速扔过去一支加兰德1步枪,4个弹夹。

又拿出两支汤姆逊冲锋枪,扔给秦大柱、骆夜松。

他自己端着一挺歪把子对着骑在马上的土匪就开始“突突”。

马匪截住人群开始搜刮,有的下马去翻检行李,有的骑在马上向空中放枪,震慑老百姓。

突如其来的打击,马背上的土匪首当其冲,无数血花从他们身上炸开,惨叫着落马。

李泰安的枪法了得,指哪儿打哪儿,枪枪爆头。

秦大柱和骆夜松的冲锋枪“哒哒哒,哒哒哒”的三发点射,土匪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有的老百姓吓得惊慌逃窜,有的双腿发软,直接瘫倒在地,有的还去捡散落的财物。

尤龙大喊道:“通通给老子趴下!”

被打的措手不及的土匪也回过神来了,下马的纷纷趴着不敢动瘫,还没有落马的和远处追击难民的土匪见势不妙,趴在马背上,打马扬鞭一溜烟的逃了。

一瞬间被打死打伤的土匪就有五十多个。

惨叫与哀嚎声响成了一片,鲜血染红了大地,浓重的血腥气四处弥漫,还有几匹马中枪倒地不住的嘶鸣。

尤龙命令道:“受伤的土匪全部干掉,留下两个活口。”

“好唻,老大。”

“是,老大。”

对这些祸国殃民的人渣不可能留他们活命的,经过了审问得知,这股马匪的老巢在庞家寨。

庞家寨位于夏津以南80里,东昌府以北的一片芦苇荡里。

匪首号称“一盏灯”,手下土匪将近200人,战马120余匹。

“一盏灯”是一只独眼,曾经是“倒戈将军”石友三手下的骑兵营长。

石友三,吉林省长春人,陆军中将,原西北军将领,系冯玉祥所部骨干将领之一。

石友三一生中投机钻营,反复无常,脚踏两只船。在军阀混战时期,曾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中共,而又背叛之,被人称为“倒戈将军”。七七事变后勾结日军反共,屠杀抗日军民,最后被部属诱捕活埋。

1931年石友三被商震讨伐,部队被打散,“一盏灯”作为“倒戈将军”的部下,自然不受他人待见,想改换门庭都很难做到。

因此,“一盏灯”干脆自立为王,打家劫舍,干起了无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