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微·半壁江山(1 / 2)

贵城所有的幸存者基地,在揭竿起义之后,重新成为一个整体。

一波三折,安国军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才把贵城拿下。

远比之前预计的时间要长了许多。

不过,这次收获很大。

现在,安国军终于在川南大山中打出了一片广阔的区域,并连成一体。

有了足够的防御纵深。

7座城市,总计15万人。

人口规模一下子翻了两倍。

安国镇的大棚提供的粮食已经远远不够了。

苗寨获取食物的方式依然是安国盟的主要粮食来源。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新的培育基地正在各个城市中建设。

随着铁路修复,超导电网也连通了6座城市。

除此之外,每个城市还有一座相对独立的电厂,以应对突发危机。

盘水县的煤炭化工第3期工程已经投产,开始了第4期的建设。

第4期建设完工之后,盘水县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化肥、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等化工产品。

“咸大少爷”之前对贵城许下的空头支票也可以兑现了。

而一部分生产原材料的打印机也可以投入到其他物品的生产中。

毕县和遵县地下城的建设进度已经完成了一半。

因为安国军打算把这修建成军事重镇,所以地下城的规模并不大。

只相当于三四个青龙山末日堡垒的规模。

这两座城市,幸存下来的人口不多,加起来只有1万,也没有什么资源。

安山索性把这里的百姓都迁到了贵城,只留驻军把守。

现在这两座城市只起到占地盘和加强防御纵深的作用。

同样人口很少的苗寨却是另一番景象。

新苗王把所有山寨集中到一座山上,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山城。

他们不同意迁徙。

他们不同意修建铁路。

他们不同意修建电塔。

他们更不同意修建柏油马路。

苗寨附近的山路崎岖,地势险峻。

经过苗寨一番努力建设之后,苗寨附近更是陡峭险峻。

成了大山里的一座孤城。

他们在山城附近修建了一条巨大的护城河,只留下2个出入口。

“哪个王八蛋敢偷袭咱们苗城,非电死他不可。”

而在地下,却有一群来自安国镇的工人在骂街。

“苟日的,就一个几千人的小破城,还要单独修一条地下隧道。”

“脑子有病!”

立刻有人回怼。

“谁让你吃人家的粮食了!”

“你身上那几两肉,有一半姓苗!”

贵城的临时州衙里,正在召开一场重建会议。

幕布上投影着最新版的贵城地下城模型。

地下城中央,出现了一个规划的更细致的区域。

原来的30个区域之间又重新出现了宽阔的隧道。

贵城地下城看起来更像是是安国镇地下城的扩大改良版。

安山坐在主位,对参会的众人讲解。

“以后,我们将会把贵城地下城建设成为一个超现代化的大城市。”

“安国军大部分百姓都会聚集在这里生活。”

“农研院正在培育抗寒抗辐射的粮食作物,如果培育成功,就会大面积种植。”

“到时候,贵城附近和桂城到安顺县之间的平原地区会成为安国军重要的粮食产地。”

“安国镇以后的定位仍旧是一个军事重镇。外御强敌,内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