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工部的人敢跟我较量?用金钱淹没他们!(1 / 2)

见张敬斋匆忙赶来报告,众人就知道一定是紧急情况。

尤其看到他身边的人个个带伤,更是显而易见。

陈寒起身迎上前去,“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都受了伤?”

张敬斋捂着头,一脸无奈,“大人,我们去测量道路尺寸和排水沟,结果人家根本不同意测量。”

“不仅不配合,就算找来了工部的人一起做事,他们也不愿意。”

"他们竟冷嘲热讽,直言:商务司不是本事大吗,无需他人协助。

"

"连我们的工程你们都能一手包办,那就独自承担吧。

"

"说完,那人甩手就走,留下一地尴尬。

"

"这意思是让我们把已埋入地下的管道再挖出来重测。

"

"大人,如此一来,即便有一千人手,也要数年才能丈量完京城的所有道路。

"

"这些工部的人,明显在使绊子呢。

"

陈寒听完,心中已明白修路之举触动了工部的权柄,甚至可能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修路历来都是肥差。

如今被自己抢了活,还让灾民获利,更打算用新式材料水泥修路,工部之人岂会善罢甘休?

料想自己在宴会上宣布修路的那一刻,工部的人便已对他心存芥蒂。

朱允熥听完,怒不可遏:"真没想到这些人,竟如此胡闹!"

"不行,我要亲自去找工部的人理论!"

朱允熥义愤填膺,陈寒却制止了他。

"殿下,您这样冲动行事,又能如何呢?"

朱允熥闻言,转向陈寒问道:"先生,那依您之见,该如何处理?"

陈寒分析:"他们在拖延,滥用手中权力,尽可能地为难做事的人。

"

"若您动用权力直接压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强龙难压地头蛇,他们不敢得罪您,难道还敢得罪我们吗?"

"表面上答应做事,暗中使诈,难道我们要日日向您禀报不成?"

"此事必须从源头解决。

"

朱允熥听了,脸色有些难看。

"那打架之事是怎么回事?你们身上都有伤?"陈寒问。

张敬斋回答:"动手的并非工部之人,但似乎是受工部暗示的百姓。

"

"也不知是谁散步谣言,说这次测量路面是为了拆掉一些人的围墙,甚至鸡舍。

"

"百姓担心自家围墙和棚屋会被拆,于是极力阻挠。

"

"只要与他们多争辩几句,锄头、石头就朝你飞来。

"

"我们人少力薄,只能如此狼狈。

"

陈寒看着张敬斋,沉思片刻,说道:"让商务司发布告示,凡举报滋事者,赏五十文钱。

"

"我要看看,用钱能否砸出个结果来。

"

听完,朱允炆面露忧虑,“师傅,如此行事,那些监察官员会找借口,指责您滥权。”

陈寒泰然自若:“无妨,既然陛下已授权我全权处理,那些捣乱的,抓;背后指使的,更要抓。”

“工部不是不愿见此事成功吗?那我先从工部的人开始抓起。”

“此事,半步都不能退。”

“我们退让,他们就会得寸进尺。”

陈寒坚决的态度让大家无可奈何。

......

次日清晨。

告示遍布全城。

因陈寒的修路计划得到皇上的默许,兵马司以及南北西东四城都接到了张贴告示的指令。

一时之间,京城人心惶惶,举报之人络绎不绝。

多数举报并无实质作用,但偶尔也有几个确有价值的。

有些老人闲来无事,喜欢街头巷尾聊天,常能看到一些行为鬼祟的人。

一旦看见商务司张敬斋等人测量路面,立刻煽动百姓。

他们告诉百姓,测量之后就要拆掉家里的围墙,甚至可能房子的一面墙也会被削去。

久而久之,老人们对此类言论有所警觉,便悄然向商务司举报。

商务司随即出动军户,定点抓捕。

还真有效,短短两三天,就捕获了上百人。

简单的询问后,发现这些人确实受工部指使。

陈寒亲自前往商务司衙门,看到广场上蹲着的一大群人。

一问才知,他们都是被举报后被捕的。

大部分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一交谈,才明白他们是真的害怕自家围墙被拆,所以出面阻挠。

正如朱允炆预料,工部的人在陈寒的金钱攻势下,不敢轻易出门煽动百姓。

但他们与监察官员有勾结。

立刻有人指控陈寒滥权,滥用公款。

这些钱本应捐给灾民救济,却被他用来对付对手。

举报一人奖励五十文,若奖励过多,必然会导致滥用。

朱元璋看着他们,再次开口:“陈寒手握数百万贯财宝,拿出几十贯作为举报奖励对他来说只是小事一桩。”

“反倒是你们,不好好做事,成天盯着他,究竟有何意图?”

“陈寒是在无所事事,还是在疏忽救灾?”

“朕听说,每日都有更多灾民出现。”

"然而每日都有难民参与功德楼和功德庙的建造,乃至投身京城道路测绘的队伍中。

"

"就连城郊的贫民窟,也有不少人被安排劳动。

"

"陈寒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为何不见你们给予赞扬?"

"反而对这点琐碎之事纠缠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