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矿山排水!(1 / 2)

大殿之上寂静无声。

第一次参加朝会的吕布也是一脸诧异。

而后悄悄低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郭嘉。

“天子怎么这般说话?”

郭嘉嘿嘿一笑:

“国丈有所不知,陛下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天下万千之事,皆以钱为基石!”

吕布不明所以:

“皆以钱为基石?难道不是以农为本,以儒治民?”

郭嘉哈哈一笑。随后便给吕布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起来。

“未追随天子之时,我也是如此以为,但现如今,我深以为陛下之策,方是治世良方。”

“汉室衰微,是何缘由?”

吕布摇摇头,随后又像是想到了什么:

“缘是桓灵二帝亲近内侍小人?”

郭嘉哈哈一笑:

“非也!桓灵二帝亲近内侍实乃无奈之举,外戚干政,士卒门阀把持朝政,亲近内侍,此乃笼络皇权之举。”

“穷究缘由,在于一钱字,钱在天子手中,则权在天子手中,则天下州郡无敢作乱,若门阀士族富裕兴起,则局势动荡。”

“故而要天下一统,就先要让朝廷富起来,朝廷要富,就需民富,民若富则要商贾大行其道。”

吕布听得半知半解。

一旁的荀彧插嘴道:

“就通俗一言,便是,驭使官员要钱,打仗用兵要钱,笼络豪强要钱。”

“袁绍之流不能富强,在于钱财皆靠地方门阀支持,有些事情要顾及这些人。”

“陛下不一样,而今朝廷,谁能比天子有钱?如此,不就是天子说了算?”

吕布点点头:

“明白了!”

就在这时候,刘偕的声音传下来,大殿内瞬间恢复寂静。

“时局动荡,眼下徐州已安,朝廷重新掌握西凉关中部分郡县,以及司隶兖州徐州。”

“接下来,北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局势。”

“留给朝廷的发展时机并不多。”

荀彧站了出来:

“陛下!如今朝廷兴水利,田亩无荒,修大道,连接郡镇,屯田乡野,仓禀充实。”

“汉军更是练兵不休,久经沙场,军械更是先进于二袁兵马。”

“臣以为,而今发展之困,乃人口缺乏之因,应当大开边境,吸引青、冀、幽、并四州,以及淮南百姓入我治下。”

“而今朝廷处处革新,商业鼎盛货物琳琅,商贾必然逐利而来,又立下屯田分田国策,良田无尽水利便利,农者必然趋之如鹜。”

“而且我朝比之古往今来,最为注重工匠,若允许他境之民入我土地,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匠人,缓解工部能工巧匠缺乏的困难。”

刘偕点点头:

“荀令君所言极是,大争之世,争钱财争兵马,也争百姓,争人才!”

“政事阁拟定办法,即刻执行。”

荀彧退下,杨彪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工部现在创发新物正在稳步进行,眼下唯一难的,就是矿产的产量跟不上。”

刘偕闻言,眉头不禁紧紧拧起。

而今生产工具落后,没有钻头,民用的凿矿工具也都极为原始,可以说采矿全靠人力。”

而现在自己要想要让大汉短时间内强盛起来,就需要大量的矿产来满足朝廷所用。

“采矿所遇到的主要难题具体为何?”

杨彪道:

“现在工部需要大量煤炭和铁石,所以需要深掘到矿山深处,而深处多有地下之水渗出。”

“矿工通常是排水半月,才能开采几日,十分耗时。”

“而且矿工手中的工具硬度很是不够,工部的工匠提出,采矿所用之工具,用新钢铸造,还请陛下批准。”

刘偕吞了吞喉咙。

采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