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被抛弃的原配(12)(1 / 2)

在村里溜达了一圈,江学工问道:“你俩去不去赶集?”

赵凤霞不想去,担心人多蹭脏了她的新衣服。

宁安想去,她还没赶过这种特殊时代的大集。

来这个世界之前,她看过一些年代资料,也看了不少小说,都说这个时期对于个体经济管理的非常严格,严禁私人买卖,干啥都得偷偷摸摸,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宁安抽空查看了这里的各项政策法规,发现现实和小说描写是有出入的。

1961年颁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第六章专门对“社员家庭副业”做了规定,“在积极办好集体经济,不妨碍集体经济的发展,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补助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以下的家庭副业生产:种植自留地,开垦零星荒地,饲养猪、羊、兔、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也可以饲养母猪。在条件许可的地方,还可以饲养一两头大牲畜。进行编织、缝纫、刺绣等家庭手工业生产。从事采集、渔猎、养蚕、养蜂等副业生产。经营由人民公社分配的自留果树和竹木,在屋前屋后种植果树和竹木,这些作物永远归社员所有。”

“人民公社各级管理委员会,对于社员经营家庭副业,应该给以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要乱加干涉。”

……

当然了,小说重点写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对于这些细节描写并不是很多。

老实说,政策看起来还是可以的,而且,他们这个地方似乎执行的也不错,按照原主的记忆,每到社员休息日都有大集,在附近几个生产大队轮着来。

小桔子可以采集的信息范围比她广泛,它跟宁安说:“有些地方执行起来已经荒腔走板了,确实有不少地方严禁买卖,有的地方不允许养猪养羊,还有的地方养鸡也只让养一只。有的地方连自留地都没有。那些地方老百姓的日子格外穷苦一些。”

“有些时候是公社领导自作主张。”

“嗯嗯嗯,安安说的对。”

宁安挽着赵凤霞的胳膊撒娇:“妈,咱们一起去逛呗,看看有没有人卖鸡,我想吃你做的炖鸡块。”

上回跟江学工聊完吃鸡的事,回家忘了说了。这会一听说有大集,又想了起来。

“这会谁家卖鸡啊,多不划算?人家再养养,到了年底,能卖个好价钱。”

“去看看嘛,万一有呢?”

赵凤霞拗不过她,抬脚就跟着走了。

集市上人挤人,非常热闹,卖的东西种类不多,都是农民自己做出来、种出来、养出来的东西。

不想赶集的赵凤霞一到这儿就兴奋了,泥鳅一样一下子就钻了了进去,这个摊看看,那个摊问问,因为人多,说话都得大声嚷嚷,不然听不清。

她买了一个扫地用的扫把,又买了一个刷锅用的炊帚,两个扫床用的笤帚,还买了两个大竹筐,又买了一堆豆角干、茄子干和萝卜干。

嘿!竟然有人卖杏干和红枣干。赵凤霞眼睛都亮了,买回家给孩子当零嘴。

宁安大声问负责拿东西的江学工:“爸,后悔了吗?”

江学工脑袋上顶着大筐,里面装着各种干菜干果,看着跟他一样脑袋上顶着大筐,筐里装着扫把笤帚和炊帚的闺女,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他们从集市的一头逛到另一头,总算到了卖畜禽的地方。

赵凤霞说道:“嘿!咱安安真有福气,想吃鸡还真就有卖鸡的,那儿还有卖兔子的。那个牵羊的是不是在卖羊奶?”

宁安生怕她去买羊奶,赶紧喊道:“妈,给我买只兔子。”

那些人都是现买现喝,挤完就喝了,她接受不了这个。

“咋?你还想吃兔子?”

赵凤霞果然不再关注羊奶了。

“不是,我买了养着玩。妈,给我买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