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草稿(1 / 2)

武振江总算也是儿女双全了,在陪伴了孔莹一段时间后孔莹也恢复了很多,她也意识到武振江是为了照顾她近期才在家里待了这么多的时间,她不想因为自己影响到武振江的事业,于是告诉武振江可以去放开手工作了。她自己的产假也快结束了,虽然当时很多是线上上课,但也能去学校了,回到学校后感受到了学校的气氛和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她又好了很多。

封了这段时间的城确实对他们家的生意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首先,开盘的新小区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了,很多人不敢下手买房子了,其次,疫情导致很多人没有了收入,房贷还的不及时出现了逾期,而逾期上征信后导致很多贷款放不下去,虽然有抵押物可是就是过不了银行风控。武振江有些感受到了购买力受到了影响。他把情况汇报给了武同尘,武同尘让武振江开着车拉他去了一趟老刘那里,把出现的问题和老刘商量了一下,决定房子尽快出手,以免以后再受波及。老刘听完觉得也是很有道理,让武振江尽快落实,将存量的房子赶紧卖出去。于是他们成了本市最早调控房价的房企,好在当时其他房企还没反应过来,再加上他们公司在当地的名声,房子也慢慢的被消化了。少赚点钱就出手之后,武振江决定停止开发了,他感觉最起码两三年内做这个生意是不智的。老刘则不然,他觉得人们买房子的意愿还是很高,而且那么多的农村人口还是要往城里来,还是有很多需求的,于是老刘继续坚持干下去。

事情到这里就出现分歧了,合作了那么多年大家也都赚了很多钱,有分歧也好解决,切割就行了,不伤和气。于是,老刘和武同尘公司就切割了,武同尘家从此剥离了房地产业务,离开了这个人才辈出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行业。一开始武振江还是有许多不舍,但是做生意就这样,归根结底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你个人的喜好或者情节。

分开后老刘又拿了三块地,规模不大,继续开发,但是受疫情影响,有时候封城或者管控,也是干干停停,没有高速运转起来过。搅拌站老刘也一起打包要走了,牵扯砂石开采和跨市、跨省运输一些原材料,因为管控耽误过不少事情,后来听说当时的生产成本因为运输成本的增加涨了快三分之一,这真不是危言耸听,当时情况你看着货到眼前了就是不能过去。

房地产的业务算是告一段落了,服装生意也受到了打击,最直接的就是出口,当时几乎是全部停了,武同尘和毛总专门碰了个面商量下一步的方案,最后拍板决定再创一个新品牌,走二线,消化出口的产能。

最头疼的就是武同尘新投的那个公司了,本来觉得靠着积累经验和开拓市场能慢慢好转起来,这下好了,一下子打击的又回到了解放前,大笔大笔的亏损往外出。

这一下武同尘爷俩没法抉择了,是继续干下去还是止损退出是个很难抉择的事情,干下去有可能会赔更多的钱,不干的话不光之前赔的钱全部打水漂,厂子里的设备卖了就得考虑折旧等等等等了,当时找人评估了,如果卖的话三十多亿的投资可能只能卖个十几亿。爷俩商量了很久很久,其实其中最关键的点是收入变少了,主体业务的服装赚的钱肯定比原来下滑了,房地产退出了,他们怕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负担不起这个公司的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