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解密篇之三:林飞虎的原型是谁?(1 / 2)

林虎,1927年生,山东招远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1949年毕业于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后任东北军区航空处飞行队飞行员、空军混成旅飞行大队大队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团长。曾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后任军区空军飞行技术检查主任、空军师长。1958年指挥部队空战,一次击落台湾空军飞机两架、击伤一架。后历任军区空军军训部部长、空军副军长、空军指挥所主任、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三级解放勋章。

林虎,1988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底退役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共和国的第一批飞行员中的佼佼者,在开国大典上,林虎曾驾驶战机飞过上空;在朝鲜战场上,他曾击落过美国战机。在他70岁高龄时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曾在莫斯科成功试飞苏-27双座教练机。

3月26日下午,相约海口西海岸美视五月花酒店。眼前的将军头发尽白,闪烁着银色光泽,充满着阳刚之气,不愧是经历过战争大风大浪的军人。林虎谈起往事,话语酣畅淋漓,根本不像一位耄耋老者,尽管几天的挥杆已经使他身体疲倦得很。

开国大典驾战机飞越

“我看过网上的一些报道,您的母亲是一位俄罗斯女子,是真的吗?如果是,您就是一个混血儿了。我可以在文章中这样写吗?”海南日报记者问道。

“这是事实。你写吧。”林虎心平气和地答道。原来,林虎祖籍山东招远,父亲年轻时闯关东到了哈尔滨,当时有一些前苏联富商穿越西伯利亚,进入中国境内做买卖,林虎的父亲曾在其中的一个家庭干苦力活儿,认识了一位俄罗斯姑娘,俩人私定终身,被东家发现后撵出家门。他们在哈尔滨街道上搭建起一座简易棚住下来,生了一个女儿,接着林虎和一个弟弟降生了。简易棚夏天还好,冬天则寒冷难耐,家境亟需改善。于是,父亲经常从哈尔滨带上货物到齐齐哈尔和黑河一带贩卖,赚钱养家糊口;不幸的是,有一年冬天他在一列拉煤的列车上睡着后,活活被冻死了,整个家庭失去了支撑。不久,母亲和弟弟病死,姐姐被人领走,几岁的他被一户姓林的人家收养,取名“林根生”。

林虎,这些事情是他后来听知情人起的,自己并不知道父母的姓名,也一直没有姐姐下落的消息;在林家日子并不好过,1938年他出走参军,当起了“八路”,“林虎”便是部队领导给他起的名字。

在抗日战争中,林虎骁勇善战,屡立奇功,也受过不少伤,最严重的一次是1941年被日军的炮弹炸伤了肛门括约肌,导致每次排便时都会脱肛,苦不堪言。解放前后,林虎曾经为此动过5次手术,但至今一直没有痊愈,具有的戏剧性的是,第一次手术竟然是战败投降的一位日本军医给他做的,时间是1947年上半年。

林虎与飞机结缘,是日本战败后的事情。当时,东北有一个日本航空联队来不及撤离,包括20多架飞机和30多名飞行员,及200多名地勤、医护人员,的军队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前提是他们必须向我方传授飞机驾驶和维修技术;不久,我军抽调110人成立了航空大队,师从日本飞行员学习飞行,林虎是其中的一个。

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在吉林通化成立,这是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家航校。然而,事情并非一帆风顺。随着败散的日本军勾结日本移民发动的暴动和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山海关,航校一度被迫撤退到牡丹江;1947年,由于前方战事不利,航校再次撤退到作为大后方的中俄边境附近。

尽管航校一再转移,但学员们的训练一都不敢懈怠,而且都争先恐后要上机飞行。可是,教练机数量毕竟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大伙儿的需求。“开始只用2架日本初级教练机训练,后来坠毁了一架,条件就更困难了,学校不得不使用高级教练机。这些飞机是日本人投降前破坏过的,机身不经过修理就不能使用,像我开过的一架高教机,机身上就有100多个‘补丁’。”林虎,“但是,战友们还是争着上天试飞。航校便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凡是新学员必须先学习6个月的数学、物理学和气象学等理论课,然后经过考试,合格者才可以飞行。”

正是在纷飞的炮火中和艰苦的条件下,东北航校为即将诞生的共和国培养了第一批飞行员。林虎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在开国大典上,林虎驾驶的战机在第一队列中飞过了上空。

朝鲜战场上打下美国飞机

1949年11月11日,在苏联的支援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宣告成立,司令员刘亚楼曾是东北野战军的参谋长,也当过东北航校的校长。空军虽然成立了,但还没有一支正规的

作战部队。林虎,空军成立后,所用的飞机除了在地面战争中缴获的少量美式飞机外,大部分飞机是苏联援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