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圣地(2 / 2)

就在监督战场打扫的温特斯还在为“赤练部营寨几乎找不到男奴隶”而感到疑惑的时候,追击残敌的侦骑带回了意想不到的敌情。

原来位于山谷开阔地的常设营寨只是赤练部老营的一部分,主要供部落的亲卫、仆从、帐内奴隶以及女眷居住。

在山谷深处,地势险峻的地方,还有另一座驻防的常设营寨存在。

“你可是告诉我……”温特斯听罢报告,微微眯起眼睛看向泰赤派来的向导:“只有一座设防营地。”

向导的额头瞬间沁出冷汗,他猛地跪倒在地,语无伦次地解释:“赤练头人是烤火者最信任的友伴,烤火者最最宠信他,命他守卫圣地。所以除了赤练的部众,没人可以进到他的草场!连这座营寨的位置也是泰赤大王费劲心思才打探到的!拔都,泰赤大王……不不,我,我是真的不知道还有一座设防营地啊!拔都!我真的没有说谎!拔都……”

温特斯判断向导说的是真话,但他不置可否。沉思片刻后,他下达命令:“集结全军!留第一、第二中队打扫战场,其他中队随我进发——看来今天的仗还没打完。”

……

越向山谷深处走,山势就越收窄,地势也越来越高。

赤练部的第二座常设营寨位于高地,背靠山林,两翼有天然分水岭庇护,只有一面是开阔地——还是上坡,堪称易守难攻。

一些侥幸逃脱的赤练部众已经把敌人来袭的消息带给高地营寨,所以当温特斯抵达时,高地营寨的寨墙上已经站上不少全副武装的弓手。

温特斯大致清点了一下寨墙上的守军,人数不算多,但是对于他率领的轻骑兵来说,一座已经进入戒备状态的常设营寨将会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塞伯少校追杀蛮酋,不知去向,连带安格鲁也跟着一同前去,所以眼下温特斯连一个能共同商讨策略的人都没有。

于是他下令,把四个骑兵中队的临时中队长以及所以资深军士全部召集起来。

“从山谷营地的情况来看,赤练部很富裕,不可能只有那么少的奴隶,也不可能只有女奴。”温特斯在地上简单画出地形图:“那么男奴隶可能都被关押在高地营寨里,赤练部前年得到的远征军俘虏可能也在里面。”

听到“远征军俘虏”这个词,几名老军士的眼睛瞬间便红了。

“说说吧。”温特斯看向部下们:“有什么想法?”

这是一次会议,也是一次测试。

“战马上不了那么高的墙。”有人试探着问:“要不然……试试囊土?”

“一时间上哪找那么多的袋子装土?”兰尼斯出言反驳,他看向保民官:“百夫长,攻城还是得步兵上。山谷营地那里有木料,可以做成梯子。您挑选一些好手,我率领他们直接用梯子登墙。如果可以的话,再派一些人从后山绕上去。两面夹击,我不信蛮子守得住。”

温特斯审视着自己一手培养的部下:“你应该知道登墙的风险。”

“当然知道。”兰尼斯满不在乎似的回答,他抹了抹鼻子,嘿嘿笑着:“不是缴获不少蛮子的甲?您提前给我发一套就行。这里面只有我是步兵团来的,总不能丢了步兵团的脸。我的命是您给的,死了不可惜。”

温特斯默默回忆着老元帅的告诫:“如果有人甘愿为你赴死,那更不能轻易把他们置身险地。”

“蠢话。”温特斯板着脸呵斥:“如果你的命是我的,那浪费它就更加可耻。”

温特斯沉思片刻,作出决断。他用手杖重敲地面:“收集木料和火油,准备火攻。”

“不行!”在场一名远征军出身的老军士一听便急了,他可不是温特斯的嫡系部下,他愿意参加这次奇袭完全是因为塞伯少校。

老军士涨红了脸,梗着脖子大声嚷嚷:“那里可能还有我们的人!难道您要把他们一起烧死吗?!”

兰尼斯以及其他温特斯的嫡系部下瞬间变了脸色,拳头也紧紧攥了起来。

“也是我们的人。”被老军士当众顶撞,温特斯其实有一点点恼火,但他还是尽可能平静地解释:“关键不在于放火,而在于让山上的人相信我们要放火——明白了吗?”

老军士本能地还想争辩几句,但是看到兰尼斯等人几乎冒出火的眼睛,气哼哼地闭上了嘴。

“没有问题的话。”温特斯暗暗叹了口气,一锤定音:“就执行吧。”

……

砍倒树木、拆解毡帐,就在铁峰郡轻骑兵将整车整车的可燃物堆到山坡下的时候,高地营寨的大门开了一道小缝。

三个骑手从大门驰出,为首的骑手用旗杆挑着一顶头盔和一套甲胄——是来谈判的使者。

于是温特斯带着通译和向导迎了上去。

“[赫德人]这是金人的血脉、特尔敦部的贵人、秃黑·巴拉秃尔的后代、客帖之子、赤练的友伴、圣地守卫——白星。”一名红翎羽高声介绍己方的谈判代表,然后倨傲地喝问:“[赫德人]黑衣的子弟,通报你的身份!”

“拔都,不必担心,客帖……我听都没听说过。”向导低声对温特斯说:“来的只是个小人物而已。”

说罢,泰赤派出的向导打马向前,中气十足地宣告:“[赫德语]在你面前的,是至高天的神选、帕拉图的冠军、铁峰郡的主人、冥河也不敢带走的勇士、青丘的屠夫——苍狼之血。”

前来谈判的赤练部贵族的脸色明显灰暗了一些,他清了清嗓子,说了一大段赫德话。

“拔都,白星问候您,祝贺您的胜利。”向导小声翻译:“如果您允许他和他的人带着武器和马匹离开,他愿意把这座营寨完好无损地献给您。”

“他没资格跟我谈条件。”温特斯冷漠地回复:“告诉他,不降就死。”

又是一连串赫德语对话。

向导擦了擦额头的汗:“白星说,只要您保证宽恕他的性命,他就愿意把营寨献给您。”

温特斯眯了眯眼睛,直接打马越过向导,如同看着一具尸体一般看着来谈判的赤练部贵族:“[赫德语]不降,就死。”

赤练部贵族的脸色变得惨白,他急切地想要再说些什么,但温特斯根本懒得理睬,冷笑几声,扬鞭便走。

“拔都!”不知所措的向导在温特斯身后慌张大喊:“白星问拔都,营地里还有帕拉图奴隶,拔都不管他们了吗?”

但温特斯早已头也不回地走远了。

十分钟以后,高地营寨的马尾旌旗被摘掉,白星带着全部守卫出寨乞降。

然而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营寨的温特斯,胸膛中却没有胜利者的喜悦,只有无法压抑的暴烈怒火。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营寨里有奴隶,而且有很多很多奴隶,不但有帕拉图人、还有赫德人,赤练部得到的远征军俘虏也在其中。

赫德诸部拥有的奴隶一般不会过得很好,因为赫德诸部本身也很贫穷。

但是赤练部掌管的奴隶除了饱受饥饿和繁重劳动的折磨之外,全部被割去了舌头——无一例外。个别被奴役者还被斩下脚趾,或是被铁环固定在墙上。

许多人已经被折磨得没有人形,面对火光时像老鼠一样拼命地闪躲。

此前顶撞温特斯的老军士,此刻抱着一名已经几乎认不出来的老友,失声痛哭。而刚刚重获自由的远征军老兵,已经没有眼泪可以流了。

刚回来的军刀塞伯目睹如此惨状,大吼着拔出马刀,要将已经被击毙的赤练碎尸万段。

白星还有其他赤练部守卫全都被拖到温特斯面前,跪成一排。

“说吧。”温特斯紧咬着牙,捏住白星的颅骨:“为什么要这样做?”

白星浑身止不住地颤抖,竹筒倒豆子似的把一切都说了出来。

……

白星举着火把,走在前面,带领温特斯和塞伯等人走进高地营寨后方的洞窟之中。

洞窟有一条斜向下的主甬道,甬道的墙壁上到处都是人工开凿的痕迹,从主甬道两侧又分出许多斜向下的支巷。

有一些支巷已经被封死,但是仍有淡淡的尸臭从石块的缝隙中逸出。

有一些支巷深处还传出“叮叮当当”的凿击声。

一直走了很深很深,白星才停下脚步,他谄媚地用火把照亮岩壁,邀功似的请血狼上前观看。

借由昏暗的火光,温特斯看到了岩壁的石英断面上带着一道一道划痕似的暗黄色痕迹,那些痕迹流淌着摄人心魄的光泽。

就在那个瞬间,温特斯全明白了。

为什么特尔敦部能铸造如此惊人的金人、为什么赤练部的领地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为什么奴隶要被割去舌头、为什么洞窟周围堆积着小山似的石渣、为什么营地内部晾晒着那么多的羊毛。

圣地?

是铜金伴生矿!而且是富矿——赤练招兵买马的底气、烤火者的权力之源、特尔敦部最大的秘密。

塞伯虽然反应慢了一拍,但也迅速意识到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东西。他二话不说,拔刀就向白星劈去。

然而他的手臂被温特斯紧紧攥住,无论他怎么挣扎都动弹不得。如果是过去,他或许可以和温特斯掰掰手腕。但是经过一年多被奴役的日子,塞伯的力气已经远不如前。

白星则被吓得瘫坐在地,却又不敢逃走。

“不能让其他蛮子知道这里的秘密。”塞伯低吼:“俘虏、向导,全都杀了,一个不留!”

“杀了就能藏住?”温特斯反问。

“矿洞也炸塌!就算我们得不到,也不能让蛮子得到!你知不知道这东西如果落到白狮手里会变成什么?!”

“别担心。”温特斯抓着塞伯的手腕,把塞伯的马刀重新塞回刀鞘:“交给我来解决。”

……

[片刻之后]

[高地营寨大门]

“去告诉泰赤。”温特斯告诉向导:“我需要和他谈谈战利品分配的问题。”

“就这样?”塞伯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问:“然后呢?”

“事情要一件一件做。然后,我们按原计划撤离。”温特斯望着刚刚重获自由的被奴役者们,又看向铁峰郡的方向:“等候安德烈和莫罗上尉的好消息。”

------题外话------

[请还没有登记收件信息的中奖书友以及榜单书友尽快提供收件信息]

[接上章作者的话]

[因为维持一支常备军对于游牧部落而言十分困难(或者说对于大部分部落形态的政权都十分困难),所以“常驻护卫”就变得非常重要,往往具有超过“护卫”身份的权力和地位]

[就像凯尔特部落的“誓言勇士”,封建时代的“骑士侍从”,以及中亚草原游牧部落的“友伴”、“箭筒士”、“宿卫”,甚至包括奇幻作品里的“血盟卫”]

[这些常驻护卫不仅与首领同吃同住, 为了维护他们的忠诚,部落首领还会用各种方式笼络他们,包括但不限于宗教、誓言、荣誉,甚至还会和他们发展出类似兄弟之情的友谊,往往在人事任命上也更倚重他们]

[那么游牧部落有没有可能建立一支大规模常备军?]

[答:有可能,铁木真被拥立为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诸部以后,从各级贵族以及自由人子弟当中选拔,组建了一支万人“大中军”——也就是怯薛军。而怯薛本意就是护卫的意思]

[而在此之前,贵为成吉思汗也只有“八十人做宿卫,七十名侍卫做轮番护卫”]

[以及,近代以前,一旦中亚草原有一个部落能维持上万人规模的常备军,通常来说,草原周围的国家就又要遭殃了……]

。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