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第606章 曹操装,名士倒头就拜(1 / 2)

第606章曹操装,名士倒头就拜

一行人入得府院正厅,依次做好。

片刻,便有府上仆从端上酒菜,一会功夫,便有了几分宴会的意境。

“听子谦言,先生谢姓,名安?”

“当不得魏武先生之称,小人谢安,字安石。”

“观安石府邸建制颇有考究,想来也是个雅人,为何隐居在这僻静之处修身,而不登堂入室福泽天下?”

“世道艰难,为政者勾连庇护,为君者胸无抱负,故不愿出仕耳。”

谢安这里说的为君者,自然是指司马家的天子。

曹操问得,自然也不是他为何不投效北魏。

因为张武能将曹操带到这里,就已经能说明谢安对于北魏的态度了。

但曹承征召,他必定出仕。

曹操也并未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结,话锋一转道:“安石如何看待当今天下之走势。尔以为,大魏可复呼?”

“此事已是板上钉钉,八九不离十。大魏兵强马壮,将军用命,士卒敢死。其兵锋之盛,足以一己之力扫平北方各部胡虏,南下灭晋,只是迟早。”

“哦?这般说来。安石是更看好大魏了。”

“正是。不过还有两点,魏需在意。”

“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其一,南晋好灭,世家难平。南地世家尾大不掉,便是归了魏,恐其阴奉阳违祸乱乡里,久而糜烂,则南地非但不能成为魏之粮仓,反会成为魏之负累。”

长江以南水路横通,将这里分割成大大小小水乡。

交通确不似北地那般痛快。

这样一来,同样为世家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平日里这些人勾连乡里豪绅恶霸,欺压百姓。

一旦朝廷不能及时察之,百姓又状告无路,时间一久,这般怨气便会冲向朝廷。

谢安口中的‘魏之负累’说得都算是轻的了。

往重了说,那简直就是官逼民反的摇篮之处。

时日一久,恐生出汉末时分,黄巾之祸那种级别的灾难也说不定。

曹操点头表示赞同。

这一点他也想到了。

最干脆的办法,就是高举屠刀,将其一并屠之。

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即便曹操,也不同意曹承这般自污其名行擅杀之举。

王化予德辅于威。

杀人的刀永远只是起到一个震慑作用。

一旦这种力量滥用失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定是毁灭性的打击。

况且,并不是说所有世家都该死。就比如他端坐之处,同样属于世家之地,可人家谢安该死吗?

“不知安石有何良策教朕。”

谢安目光一冷,抬手向脖颈间一比:“若图省事,大可聚而尽屠之。”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曹操不由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