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第 262 章(1 / 2)

一个钟头后,手下战战兢兢地回报,说从天津带来的人犯伤势恶化,此时已不能行走,只能勉强抬下船,强行搬动恐出人命。问李大人能不能屈尊去码头一趟,就地审讯。

李鸿章大惊:“西医的药也不管用?”

当时没命令下死手啊!

手下大约自觉有看护不周之罪,哆哆嗦嗦答:“不、不知道……想是洋人大夫不靠谱,以后还是得找本地跌打郎中……或许他自己本身有病……”

在与反贼的短短几句话交锋后,李鸿章又改了主意。他不信这人能替他顺利揪出江南制造局的内鬼。等下了船,一街之隔就是租界。这人多半又要趁机浑水摸鱼,给他招麻烦。

就算他所言不虚,万一到了厂子里,真的有一呼百应的会党群体,又被这么多下属旁观……

他李大人的面子也值钱呐。

石鹏趴在一艘小船上,帆布盖着大半个身子,露出个愁眉苦脸的脑袋。

“各位,”盛宣怀坐在会议室主位,十指相对搭在桌沿,官腔十足地讲话,“这些年,大家辛苦做航运,代表我大清颜面,在江上海上与洋人争利。其中辛苦,李督抚尽皆深知。华人航运之艰难局面非一日之弊,既有洋行打压,又有地方官府短视,收取沉重厘金,使诸位不得不悬挂外国旗或租雇洋船、参股西洋公司,又引发一系列问题……”

众船商洗耳恭听。

“可是舵主,”耶松船厂的总工长是个满脸青春痘的壮小伙,芳龄二十四,工龄十六年,坐在椅子上像个铁塔,“明天两边一块谈判,洋人总不可能两头跑。”

黎富贵贼眉鼠眼地道:“佛南先生跟我说了,明日他会在纱厂谈判,船厂这边,他会请一个合伙人代劳。”

青春痘小伙叫住他:“老乡,对不住啊!回头请你喝酒。”

早知道洋人工厂严苛,可是也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香港“红旗帮”,在大清闭关锁国时期,曾是南中国海上数一数二的海盗势力。乾隆嘉庆年间,海盗头子郑一拥有船只千艘,党羽万人,掳疍家娼女为压寨夫人,后者人称“郑一嫂”。又掳一年轻渔民张保仔为养子,乘着挂红旗的海盗船,横行雷州半岛及珠江流域。

跟郜德文喝酒的时候,这个太平天国的遗孤曾垂泪控诉,当年李鸿章就是这么折服了她那心志不坚的父亲,让他毫无防备地踏入了李鸿章的鸿门宴。

况且,本子上的名单,是用的天地会多年流传的暗码记录,看似不知所云,但其实规律也很简单,无非隔行、跳字、置换……这些劳动人民能学会的小把戏。

李鸿章说得好听,只要少数人名充数。可一旦把“明文”和“密文”对上号,就如同送了他开锁的钥匙。剩下的一大本密码,全都迎刃而解。

“小张,”他忽然低声命令那青春痘工头,用眼神指点,“船厂有洪门组织,料想明日会顺利些。结束之后,你叫几十人,充作围观群众,到她们谈判的地方看热闹,别让人赶走了。”

“纯甫去苏州上任了?可惜可惜,没机会给他践行。当年我俩同在宝顺当跑楼,又是同乡,处得可好了。徐润眉笑先述说了八百字革命家史,然后殷勤地给这个容闳的接班小妹妹倒茶,“如果他还在,这合约他估计会给一笔勾销的。毕竟如今花衣市价……呵呵……当初谁也没想到哇……如今库存积压得太多,你看,我已经三天没睡觉了……”

“我同意敏官的意见。这事的主要矛盾确实不在监工。”她说,“而是洋人老板不拿咱们中国工人当人。姐妹们,咱们如果只是咽不下这口气,那讨到五十两丧葬费确实已够了;可是我知道,大家要的不是钱,而是尊严。今天把监工换了,明天他们还会有其他理由来让你们不好过。也许不会再有人撞死,但依然会有人因着各种其他的原因,被他们害死,害得没法做人。到时候再闹一轮,得一点赔偿,还是原地踏步,工人待遇永远不会好转。”

林玉婵收起报纸,又拆开手里的白信封,再一读,心沉到海底。

熟悉的苏敏官的字迹,墨迹未干便匆匆封存,纸面上沾着凌乱的墨水。因着本是要送去给义兴兄弟们的,用的全是俗字,措辞也很浅显。

但是……照这姓苏的供述,整个厂子已经被会党势力渗透了?稍微振臂一呼,就能像耶松船厂似的,来个全员大罢工?甚至把里面的材料成品图纸都偷运出去?

“行事在人。李大人手握精兵重权,《大清律》对于你,也就跟四书五经差不多地位吧?”

李鸿章眉毛一动,登时一滴冷汗下来,惶恐间竟有些飘然之感。

苏敏官不动声色地瞥一眼座钟。离“提审”开始,只过去十分钟。

他下了下决心,再次开口。他手下幕僚一堆,召来一问,果然有消息灵通的给解了惑,说是一伙窝藏在香港的反清贼人,这几年接纳了不少漏网的长毛逆匪,偶尔还客串海盗,专劫大清的船。朝廷屡次要求港英当局重视,但直到现在,一个人都没引渡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