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指点江山(1 / 2)

鉴宝宗师 冷剑 1037 字 2020-11-21

唐顺的讲解,十分清晰。

他的态度,也很是认真。

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引得所有学生都是认真聆听,津津有味。

即便是在旁督促学生的姜主任,都是屏息凝神下来,仔细专注地听讲起来。

一时间,教室内除了唐顺的声音,便再没了其他丝毫动静。

“除了以上五点,还有一点,大家需得牢记。那就是珐琅彩的绘画与纹饰。”

唐顺背起了双手,站在讲台上面,微微昂首,环视着教室内,肃然讲述:“这一点,不仅是鉴定珐琅彩的要点,更也是断代的要点。”

“中国珐琅彩器的画功特别讲究,其多为功笔画,且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蓝、绿、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雍正时期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

“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

“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等。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

唐顺渐渐地在讲台上面来回踱步,闲散轻缓的脚步,尽显闲庭信步的感觉。

从容不迫,平静淡然的样子,颇有些指点江山的豪气。

“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技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技艺。”

“于是乎,珐琅彩的工艺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艺术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

“彼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

“严格意义来说,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说到这里,唐顺停顿了下,强调了句:“这些要点,都是珐琅彩鉴定真伪的特征。同时,也是断代的依据。”

“这些要点,大家都牢记一下!以后在外遇到的时候,也好方便判定。毕竟,各个朝代的工艺不同,其收藏价值,及文物价值,都是各不一样的。”

唐顺的强调叮嘱,引得不少学生欣然应承,频频点头。

姜主任都是忍不住的颔首,脸颊浮现笑容。

“接下来要讲的,就是鉴定珐琅彩真伪的最后一点特征。那就是看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段时间是被禁止写款的。”

稍作停顿之后,唐顺便是再次不厌其烦的讲述起来:“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

“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蓝、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

“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

“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其用料有蓝料,也有赫色料款。”

说到这里,唐顺停下了闲庭信步的踱步,重新在讲台后站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