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功勋之赏(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1431 字 7个月前

在他心里,公爵用国号,侯爵以单名,伯爵为府,子爵、男爵以县名,以作区分。

也省得让他挠心挠肺的想名字。

“设内阁,以赵舒为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张慎言为建极殿大学士;阎崇信为文华殿大学士。”

出乎众人的意料,这个成员名单竟然只有三人,冯显宗和王应熊都没有入内。

但是旋即一想,众人又觉得是理所当然。

冯显宗不满三十,如果入内阁,即使是熬资历,恐怕在内阁也是势大难制。

资历和年龄,是对他最大的限制。

王应熊更不必说,他一直在四川当巡抚,跟皇帝的关系不怎么亲近,资历和年龄够了,但功勋不够。

接下来的六部尚书,一半是南京的原侍郎提拔而来,另外一半为自己人。

其中,冯显宗占据了刑部,王应熊为吏部尚书。

而出乎意料的是,一向极为低调的朱谋,也成了兵部尚书,大殿中掀起轩然大波。

众人不解,但想着他也姓朱,估摸是宗室出身,索性就罢了。

军政司出身的人,则基本上在六部侍郎的位置待着,也算是掌握实权,皆大欢喜。

毕竟,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在三十来岁,不能骤居高位。

不然的话,朱谊汐可以预见,在他称帝之后的一二十年,朝廷肯定就会如同死水一般不动如山。

接下来的重头戏,则是武官。

“朱猛,身守散关两载,随御驾入陕西……故封为宣侯,年禄三千石!”

“微臣叩谢陛下隆恩!”

朱猛眼眶通红,泪水不住的流下,身着朝服,放下勿板,颤巍巍跪下,激动莫名。

以前的他,与朱谋一样,都是街面上的混子,饥一餐饱一顿,如今却一跃而起,成了侯爵。

而且,显然皇帝已经把他当做武臣第一人,这种荣誉跟地位,让他心头直颤。

旋即,李继祖封为安侯,陈永福为宣侯,尤世威为义侯,刘廷杰为诚侯。

这几人都在外地,索性也只是宣读罢了。

阎国超为勇侯,李经武为毅侯。

而像惠登相这种一营指挥,基本上都是伯爵,其为黄州伯,白旺为郧阳伯等等。

长长的一串名单念下来,直让羊乐口干舌燥,耗费了一刻多钟。

所有人都不厌其烦的等着。

最后,一百多人的名单,也终于念完了。

文武包括在内,其中侯爵八人,伯爵十九人,子爵三十人,男爵七十八人。

占据人数最多的子爵、男爵,一般都是千总、游击一类。

这么多人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却不过是军官阶层的十分之一罢了。

这些已经足够了。

大殿内已经一片喜洋洋,众人基本上都升官发爵,所有人都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咧着嘴默默地笑着。

不过,皇帝总是在最后刷下存在感。

他端坐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

“爵位之赏,乃是为了褒奖诸位舍身忘死,挥洒汗水,但一如崇祯、弘光年间,国家遭难,其不但不施以援手,反而争先恐后的去投降。”

“此等弊病,也该是时候改变一二了。”

南京旧臣还觉得无碍,但幕府旧臣则一个个心头剧震:

皇帝这是耐不住性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