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223冲营(2 / 2)

马芳是从蒙古逃回来的汉人,加入大同军后从小兵做起,因为作战英勇,几年时间就从小兵做到千户。

俺答汗在嘉靖二十九年突袭京城的时候,马芳已经是千户。

在那场让嘉靖皇帝颜面尽失的战争中,马芳是为数不多取得战绩的武将,他也因此从千户转升为游击将军,获得了独立领兵作战的权利。

这几年在和俺答部交战过程中,也是胜多败少,成为宣府有名的战将。

这样的成绩,自然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打出来的,最重要还是他收下那批敢打敢战的军卒。

明朝的军户生活很惨,其实,惨也是有原因的。

试问连自己家小都不能养活,谁还愿意卖命,和鞑子拼命。

马芳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助自己手下士卒提高待遇。

在马芳所在的防区,他做的第一件事往往都是先强行收回屯田。

是的,就是那些被官绅霸占去的屯田,用屯田和上面所拨为数不多的饷银发放给手下的将士。

拿的比过去多,自己的主将还要为此担着干系,自然由他带领的每一次出战,士卒都是拼命作战,生怕因为战绩不佳让马芳受到牵连。

这,或许也是马芳能够在此时的大明边镇一枝独秀的原因之一。

而对于那些受到损失的官绅,马芳却是知道,和他们没法共存,所以他采用的办法就是以毒攻毒。

这些官绅大多只是地方上的恶霸,或许家中曾经或者现在有人在朝中为官。

不怕,大明的规矩,官员都要异地为官,他们的家中官员的手还伸不到宣府来,只能通过宣府这边的同僚做事,而马芳却已经先一步把屯田的部分产出孝敬给总兵、巡抚,乃至是总督。

官绅的上告结果,往往等来的只有“拖”。

这也是马芳在这个时代,即便得罪了许多的地方豪强,可依然没有人能动他的原因。

官面上有人保护,下面军卒也给力,剩下的就是他自己了,只要不出现指挥错误,想打败仗都难。

只是此刻,这批曾经在边境战争中无往不利的精锐也逐渐陷入了困境。

从最初的轻松杀戮到陷入困境,时间并不长,实际上他们只是连续闯出几个鞑子百户营盘,就被周围闻讯赶来的援兵围住。

俺答部扎营的特点,注定了他们能够很快让手下骑兵形成战斗力。

从一开始和他们交战的鞑子大多还是赤身裸体,只是骑在马上,手里拿着武器就嗷嗷叫着冲了上来。

这样的鞑子兵还是很好对付的,毕竟在他们身上没什么防护,而且大多数人精神状态也不好,都是刚从梦中惊醒。

但是随着时间一点一刻的过去,后面出现的鞑子已经开始披挂整齐出现,连续几个百户队冲入战场,自然拖住了马芳手下那些精锐的冲击力,这或许就是王庭卫队的真正实力吧。

在遭遇到明军偷袭以后,他们并没有如同前面俺答部万户大营那样出现惊慌失措的混乱,而是马上投入到战斗中。

靠近战场的百户纷纷冲入战场拖住明军的突击步伐,等待后边的百户队赶来支援。

马芳看到的,就是那些追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们面对不断涌来的俺答骑兵逐渐陷入到苦战中,进攻速度严重放慢。

“继续冲。”

这个时候比的就是哪方的士气高昂,比的是谁能扛到最后,比拼的是勇气。

马芳一边命令手下亲兵驱赶跟在自己军卒后面的,由宣府其他参将、游击处抽调来的军卒上去继续冲击俺答军营,一边观察营中的布置,寻找俺答汗军帐的位置。

如果是在白天,这个时候应该就可以看到俺答汗大帐外那杆高高的黑纛了吧。

可惜,现在是黑夜,他暂时也分辨不出这里距离俺答汗大帐还有多远,对方在那个方位。

他只能按照营内的几条通道,大致判断出军营中心的方向,带着手下往里冲。

在冲营的主力部队找到俺答汗大帐前,马芳还舍不得动用他最后的几百人马,那是他这次夜袭杀死阿勒坦最后的依仗。

在马芳前面,约一千五百名明军已经投入到厮杀中,他们顶住俺答王庭卫队的压力,不断往马芳指明的方向冲杀过去,虽然速度慢了,可是依然在往前推进。

而在他们身后,马芳自己的三百名家丁和宣府总兵府的五百卫队还整齐的排在那里,准备最后的决战。

家丁队,是这个时代明军中战斗力最强大的部队,不止是在边镇中大量存在,内地将领也都学了来,平时是自己的护卫,战时可以作为传令兵,甚至冲锋陷阵的主力,马芳也不能免俗。

一边不断调遣明军,调整他们的冲杀方向,一边不断观察四周的战况。

一路重来,马芳估算至少斩杀四、五百名鞑子军卒,现在面前出现的鞑子有七、八百人,自己这是应该差不多打到俺答汗大帐附近才对,可是为什么现在还看不到最精锐的金甲护卫?

难道自己突击的方向错了?

此时,观察到四周景象的马芳,不由得在内心里产生了一丝怀疑,担心自己或许选错了方向。

只是,这样的担心没持续多久,前面的大道就豁然宽阔起来。

“呜呜.”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号角声响起。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