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590让俞大猷生孩子去(2 / 2)

这时候,魏广德向裕王拱手道:“殿下有所不知,前几日,我好友张科就被南京一个给事中抓住小辫子要弹劾于他,当时我还没意识到其中的蹊跷。

现在俞大猷这事儿发生,我才后知后觉,张科那事儿怕也不是那么简单。”

接着,魏广德又把张科被南京户科给事中岑用宾弹劾一事说了出来,更是把弹劾起因详细告诉了裕王。

“那些浙将,虽私德有亏,可终归抗倭有功。

岳武穆曾讲,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不患天下不太平。

那些浙将虽然收了不少钱财,可只要打仗的时候敢死战,倒也不失大体。

朝廷总不能让人不惜命和敌人死战,捞点银子也要治罪吧。

所以张科就给那些人说了,只要打胜仗,以前的就一笔勾销,若是战败两罪并罚的话,可不就惹祸了。”

魏广德说完,就等着裕王表态。

“张科这话,确实欠妥。”

裕王轻轻摇头道,“不过,也算识得大体,知道朝廷最关心的是什么,办事能力还是有。”

裕王低头想了想,这才又继续说道:“善贷,那这次之事你打算怎么了结?”

“李遂年纪也不小了,该回乡颐养天年了。老的离开了,小的也就不足为虑了。”

魏广德答道。

对付这些官员,最好的办法就是剥夺他们的官职。

或许有人觉得夺官而不治罪,还让他们回乡继续享受贪腐得来的财富,是在放纵他们。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不愿意失去权力的。

长期做官,把自己的生命和权力绑定在一起,当你夺走他的权利后是真的生不如死。

即便有些人想得开,回老家后继续骄奢淫逸享受生活,但这绝非其所愿。

当官一样能够享受这些,甚至还更丰富,而且权在手才会更加肆无忌惮。

至于不治罪,魏广德并不想打破官场潜规则。

失势了,致仕回乡就好。

虽然现在他走的很稳,可也不敢保证将来张居正会不会调转枪口对准他。

想想张居正历史记载中那恐怖的力量,连皇帝都只能瑟瑟发抖,魏广德觉得谨慎点没毛病。

到时候,最起码自己还有一条活路,可以致仕回乡。

他自己也不干净啊。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就没几个干净的官儿。

可能,也就是海瑞稍微例外,据说这人是真的清廉。

离开裕王府后,魏广德坐在马车上思量起该怎么让李遂去职,总不能直接给人说不走就搞你吧。

太直接,都是做官的,还是含蓄点好。

想了想,魏广德心中有了计较,在都察院找人搜集李遂的罪证,准备弹劾他,给事中欧阳一敬也用上,让他知道是怎么回事。

李遂在京城的朋友知道了,必然会给他通风报信,自己这边再让人过去劝说一二。

都是江西老乡,让魏广德直接挥起屠刀,感觉还真不好意思下手,以后面对其他老乡自己该以何面目面对?

如果能虚张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让李遂主动请辞,不伤和气,自然是最佳选择。

只要李遂离开官场,那些人自然会感受到压力。

心中有了大致计较,可对于去南京劝说之人,魏广德一时也想不到合适人选。

回到家,魏广德刚进府门,管家张吉就上来道:“老爷,南京回信了。”

“哦。”

魏广德先是一愣,随即明白是什么事儿,可不就是张科那事儿吗。

也不知道徐邦瑞是否办好,让那岑用宾不再弹劾张科。

魏广德想着,就从张吉手里接过书信。

依旧先去后院拜见母亲,又看了眼妻儿,这才来到书房。

不过还没有拆开书信,张吉又在门外求见。

“何事?”

叫进来以后,魏广德问道。

“陈公公来了。”

张吉低声答道。

陈矩?

魏广德一下子就猜到他来的目的,马上道:“快请进来。”

很快,陈矩就被带进书房。

“陈大哥,快请坐。”

魏广德已经到了门前迎接,等两人坐下,张吉端进来茶水退出去后,陈矩才道出来意。

和魏广德猜测不错,陈矩这次正是为俞大猷之事而来。

“陛下尚未批红?”

有点出乎魏广德意料,嘉靖皇帝并未在奏疏上批红,而是暂时留在宫中,似乎也没考虑好该如何应对此事。

“黄公公知道俞大猷和你关系不错,和裕王府关系也很深,所以让我来问问,你们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陈矩直言道。

现在陈矩没了高忠这个干爹罩着,幸好又投到黄锦手下,在宫里的位置依旧不倒。

“陈大哥,关于这事儿,今儿下午我才去了王府,和殿下商量过了,打算让俞大猷罢职回乡,闲住一段时间。”

魏广德也没藏着掖着,直接把他对裕王说的那些话又给陈矩说了一遍。

“真没想到,俞将军居然还没有子嗣,这确实不应该。”

陈矩也说道。

他也没子嗣,不是他没时间,也不是他不努力,而是求而不得。

“回宫后,我就把话传给黄公公,只是你这样做,会不会寒了俞将军的心?”

陈矩又开口说道。

“我会派人给他送封信过去告之,顺便给他带点银子过去。

他这个人,太直了,所以整个仕途几起几落,唉.”

魏广德叹息一声。

“宫里,全劳陈大哥支应着。”

魏广德有冲陈矩拱手道。

“应该的,话说你家什么时候开饭,我出宫还没吃晚饭。”

陈矩这时候笑道,“顺便看看你那孩子,上次来就没看到他。”

()

wap.dingdianor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