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勾搭成奸,暗议夺取笔架山(2 / 2)

当时,洪承畴定下的稳打稳扎、护粮于内,步步为营的战略。这个战略是非常正确的,打了好几次胜仗,让清军吃了不少的亏。

但是,此后,张若麒根据陈新甲的指示,逼洪承畴轻兵冒进。洪承畴只好囤粮于笔架山中,引军急进松山城。

这才导致皇太极利用骑兵,袭取笔架山断了洪承畴粮草。

然后,洪承畴下令第二天与清军决一死战,晚上刚开完会回去,王朴就带着军队不战而逃,从而导致了大溃败。

所以,现在张若麒最怕的,就是别人说他逼迫洪承畴不顾粮道轻兵冒进。若是此时能拿下笔架山,摆出一副誓死反攻的架势,无疑对自己的处境将非常有利。

想到这里,便又问道:“贤世侄可有把握?”

王昊点了点头,对张若麒道:“末将之所以选择攻打笔架山,是基于三个原因:

其一,笔架山是一块伸入海中的陆地,三面环海。

而末将的“苍龙号”上,有50门火炮,这些火炮,不论是射程还是口径,都比清军安置在笔架山上的火炮要强。

其二,笔架山上,有大量的粮草,洪承畴曾经在此屯粮五十万石,攻下笔架山,便很有可能夺回一部分粮草。缓解朝廷粮食危机,这也是大功一件。

其三,清军在笔架山上安排的兵力不会很多。

此时的皇太极,正忙于接手大块的地盘和围困锦州城里的祖大寿,不会有太多的军队用于防守笔架山这种小城堡。也根本不会想到畏敌如虎、大败亏输的明军会这么快发起反攻。”

……

听了王昊的分析之后,急于立功的张若麒大表赞同。

王昊见张若麒已经心动,这才又对张若麒施了一礼道:“末将可以为监军大人而奋力一战,但是,必须得满足几个条件,才有把握帮监军大人拿下笔架山。”

张若麒闻言,赶紧问道:“贤世侄有何要求,尽管直言便是。”

王昊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其一,这场战斗,名为监军大人指挥,但实际上要由末将来指挥。”

张若麒点了点头道:“本官对水师作战并不熟悉,自然是由贤世侄为实际指挥。”

见张若麒答应,王昊又道:“其二,需要调觉华岛水师相助,由末将指挥。若是此战胜出,末将希望留下五十艘战船和一千名水师官兵给末将,以补偿在这一战中末将兵力和船只的损失。”

这就有些难办了。

原本,在袁宗焕督师辽东之前,觉华岛船队有一千多艘战船,是明朝最大的水师舰队。但是,在袁崇焕那场宁远的大战中,一千多艘战船几乎全部被努尔哈赤烧了个精光。

这几年又造了些战船,至今也不过两百五十多艘。水师官兵也不过八千余人。

这王胖子狮子大开口,一下子就要走五十艘船和一千水师官兵,而且明确表示战后不会归还。这就有点让他张胖子有些为难了。

不过,想了一下这一战胜利后对自己的影响,张若麒还是咬了咬道:“这一条,本官也答应了。但是,前提条件是打胜仗!”

“那是自然。”

王昊应了一声,又道:“其三,本将需要一些敢死之士以为先驱,人数在五百到两千之间。这些人,须得在城中三万五千人马中公开招募。若有人想加入敢死队,其它总兵不可为难。”

“这一条,本官也答应了!”张若麒毫不犹豫地说道。

“其四,此战若是获胜,末将需要一个驻地潜心发展水师。”

王昊接着道:“末将对水师颇有心得,想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待水师练成,便可乘船北上直击清军腹地。若清军敢重兵入关,末将就可以……效孙膑旧事,行围魏救赵之计,逼其退兵自守!”

“此计大妙!”

张若麒不傻,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遂欣然道:“此战若胜,本官必上凑天子和朝廷,为王参将谋之。”

顿了一下,又问:“不知王参将想要何处?”

“登莱总兵!”

王昊毫不客气,不仅地方要了,连官职也要了。

张麒愣了一下,随之便又放声大笑:“以王将军所立功勋,若再上个笔架山大捷,任职一镇总兵绰绰有余。只要此战能胜,本官愿为担保。”

“成交?”

“成交!”

随后,两只又肥又厚的手掌重重地击了三下,发出三次:“啪啪啪”的皮肉撞击声音。

……

(附录图片:明末笔架山位置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