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仗义直言(2 / 2)

方正化道:“但是,陛下亦应该考虑到……王昊乃海外归来之人,对吾大明礼仪难免生疏,又年轻而气盛。在圣旨背面写字,可能是一时冲动,气极而为,并非就是真有反心。”

换了口气,又道:“再看王昊在圣旨背面所写之语:

第一句话说的是……“奸臣构陷,陛下自当明察”。

这说明他心有委屈,却并非想要造反,而是在寻求陛下的保护。

第二句话是……“刘泽清虚报战果,杀良冒功,陛下亦当明察”。

这句话,说到山东总兵刘泽清的问题,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但是,如果真是虚报战果和杀良冒功,为何大臣们都不清楚,却还要让刘泽清去接受王昊的兵权?

移交兵权也就罢了,连王昊从海外带来的“苍龙号”,也要划归刘泽清,那就是太过分了啊。毕竟,那“苍龙号”,可是人家王昊祖传下来的……唯一的私产。

再看最后一句,说的是……“若刘泽清想要登莱水师,让他自己带兵来取”。

这句话,可以看出王昊根本就不将刘泽清放在眼中。

如果刘泽清真的带兵去打王昊,以王昊之勇,刘泽清八成是打不过。但是,如果真闹到了那种地步,恐怕王昊除了造反,也是无路可走了。”

崇祯闻言,默然无语。

方正化的这番话,让崇祯触动很大。

朝中大臣们营营苟苟的事情,崇祯也是见得多了。方正化这番话,虽然没有任何实据,却又在情理之中。

最重要的,是崇祯还真怕将王昊给逼反了。

要是真将王昊逼反了,恐怕孙传庭也会反了。

到了那时候:

北有建奴皇太极,南有李自成和张献中,东有王昊,西有孙传庭。

那样的话,大明朝的京师朝廷。可就当真变成了……四面楚歌!

沉思良久,才又说道:“那么……现在朝廷并没有出兵计划,而王昊却带着水师去了辽东方向,这又做何解释?”

“这就很难说了。”

方正化道:“但是,王昊去投靠建奴的可能性极小。因为就在几天前,王昊新婚之时,皇太极派人给王昊送了副对联羞辱王昊,却被王昊回了一副对联,将皇太极羞辱得无地自容。

这种情况下,王昊若是主动去投效皇太极,恐怕会直接被皇太极剁碎了喂狗。”

“哦?”

崇祯诧异地问道:“是什么对联让皇太极如此生气。”

方正化道:“皇太极嘲讽王昊未婚先盗,而王昊则回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人老了,鸡小了,鼻涕多了精少了”;下联是:自己操,他人操,奴酉操了洪九操。横批是:君臣同享大玉儿。”

“好,好,好!”

崇祯听了这副对联,也忍不住大声叫好。

方正化看崇祯心情好了,便又赶紧说道:“所以,依微臣判断,王昊带着水师去辽东,应该不会是去投靠皇太极,倒有可能是发现了某个战机,想要对建奴发起一场突袭。”

“爱卿言之有理。”

崇祯点了点头道:“传朕旨意,许王昊所请,让他仍为登莱总兵。”

说完,又对候在一旁的骆养性道:“让锦衣卫……私下里去查一下刘泽清战报之事,但是,不可让刘泽清知道,也不可让朝中大臣知道。

而且,不论结果如何,都不能对外声张,只能让朕一人知道。”

这是怕又把刘泽清逼反了。

“微臣尊旨!”

骆养性向崇祯行了一礼,便告辞而去。

……

不过,崇祯所不知道的是,当天晚上,骆养性就出现在了周延儒的府上。

在大明朝堂之上,全是营营苟苟之辈。

皇帝崇祯,堪称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真正能忠心于崇祯的,其实就只有那几个太监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