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项王的部队驻守在垓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的军队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情绪激昂唱起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连唱几遍,美人虞姬应和着一同唱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独自一人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当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退避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让您称王了。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又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仅凭借项羽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把项羽指给王翳看:“这才是项王。”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
第一段写垓下之围重点写了“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这两个连续性的事件。 “慷慨悲歌”,慨叹自己时运不利,恋恋不舍的和名骓、虞姬诀别,充满了悲凉和无奈的情绪。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 “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多情善感的性格。男儿有泪不轻弹,项羽这时却“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这位盖世英雄歌罢泪水涟涟,以至于左右的人都不忍心目睹这样的场面。 “莫能仰视”则写尽将士们的不忍之心,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
小结: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惊—起—饮—歌—泣)
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和第三段写东城快战。
第二段写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这一段前半部分把逃亡路线和军事力量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战争的形势和项羽的处境一目了然。后半部分写项羽在此绝境中说的一番话。项羽认为“今卒困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灭亡就在面前,他仍旧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而一味归咎于天命,这表现了项羽的极端自负。项羽又言“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明知必死,没有退缩,愿意痛快的打一场,这反映了他勇猛刚强的大丈夫气概;“愿为诸君快战”表明了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的、尽情的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如果把“快战”改为“决战”,就带有了鱼死网破的味道,项羽的快意和满足感将荡然无存。
小结: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写项羽的东城溃围之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第一次通过“项王大呼,驰下,皆披靡”来渲染项羽势不可挡的气势,“遂斩汉一将”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第二次行动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孰是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摄人魂魄的虎虎生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项羽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亡其两骑耳”,通过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难怪他充满自豪的谓其骑曰“何如”,这一问再次表现了他的自负。
小结: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 / 汉军——皆披靡
“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项羽乌江自刎。这一段写了两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是乌江拒渡、赠马亭长。项羽本“欲东渡乌江”但真正来到乌江岸边,他又否定了自己的决定。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选择。那位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儿,这时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项羽和随从全都下马步行,冲入重围,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也是一场无济于事的战斗。然而,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举手投降,那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也不会跪下求生的。第二个场面是赐头故人、自刎而死。看到了背楚归汉的故人吕马童,于是赠头给他,自刎而死。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可以看出项羽的高贵感和英雄气质,这个情节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
小结: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为后人所拟。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这最后一幕,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场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细节。司马迁怀着满腔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传写了项羽的穷途末路,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性格,让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
第一场:垓下之围。大幕刚启,夜空中传来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四面楚歌之声,先奏起背景音乐;然后唱出变徵之音的“虞兮”主调:一起便哀音满耳,感人至深。“时不利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尾三虚字反复唱叹,曼声苍凉。正如《史记评林》引吴贤齐说的那样:“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这支歌由项羽主唱,美人和之,更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以至这位从不曾流过泪的西楚霸王也不禁“泣数行下”;他的部属更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片呜咽。这里唱出的不仅是个人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哀,也包含了连所宠爱的美人都无法保护的悲哀;这里流出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英雄犯了错误之后的悲哀的眼泪,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面对最终失败的忏悔与惭愧的眼泪。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邃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写刘邦晚年不得立如意为太子的痛苦心态,使戚夫人“嘘唏流涕”;而现在(公元前二〇二年),他又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噙着泪水一字一字地往下读,一读则欲罢不能。
接下来是第二场——东城快战。当项羽“自度不得脱”之后,连连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与后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互相呼应,三复斯言;明知必死,意犹未平。钱钟书说:“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锥编》)“不服气”,正显示了他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快战之前,司马迁设计了阴陵迷道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田父把他指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不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田父绐之曰:‘向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人家骗他,指向左边,他便不假思索地驰向左边,表现了他从来不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这里两“左”字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犹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仿佛那五千骑追兵已从征尘滚滚中风驰雨骤而至,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尽蓄笔端。
写阴陵迷道,目的在揭示这位末路英雄丧失人心;写东城溃围、斩将、刈旗,则着意于进一步展开他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此刻,他丝毫不存幸胜突围之心,只图打一个痛快仗给追随他的残部看看,确证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就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追项王,项王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里,仍用虚笔,集中写他的声音。一呼则汉军披靡,一叱则不仅人惊,连马也吓得后退数里,这是何等的声威力量!他像一尊凛然不可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了的猛虎,须眉毕张,咆哮跳踉,谁也不敢靠近他一步。特别是他“复聚其骑”后,“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如”二字,写得意,写自负,声口毕见,活活画出项羽豪迈的性格。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自我肯定的甜蜜,哪里还曾意识到自己是千枪万箭追杀的目标!
第三场:乌江自刎。其中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项羽马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悲剧的大幕即将落下,司马迁偏偏在这最后时刻打了一个回旋,为他笔下的英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设计了“乌江亭长舣船待”这个细节。文如水穷云起,又见峰峦。项羽本来已无路可逃,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了选择。江边慷慨陈辞,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面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个细节,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对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却不忍爱马被杀,以赠亭长。因为,“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五年来无数胜利的回忆,猛然兜上心头。今昔如此,情何以堪!文章写到这里,实已神完气足,司马迁颊上添毫,再加上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帝王刘、项,将相萧、曹,对于两千年后的我们,本来无所轩轾。但当我们读完《项羽本纪》,特别是读完“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时候,总不免咨嗟叹息,起坐彷徨,这就见出司马迁传写人物的艺术魅力。在这最后一幕中,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场次之间的节奏变化,起伏张弛,抑扬徐疾。第一场重在抒情,节奏纡徐,情如悲笳怨笛,以变徵之音形成了呜咽深沉的境界。第二场重在叙事,全用短节奏,进行速度,铁马金戈,声情激越。第三场江畔陈辞,羽声慷慨。“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连用两反诘句,顿挫抑扬,极唱叹之胜。此外,还用了许多形象生动,蕴涵丰富的细节,其中必有不少出于传闻、揣度,但无不使人感到可感可信、人情人理。清刘熙载《艺概》所谓“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钱钟书《管锥编》所谓“马(司马迁)善设身处地,代作喉舌”,都是赞扬他设计的细节情理兼胜,妙合无垠。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全凭细节传神,使全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在传记文学中,不说绝后,至少空前。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字子长,生于龙门(西汉夏阳、即今陕西省韩城市,另说今山西省河津市),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一折
(冲末扮齐公子领祗候上,云)纷纷战国尚尊周,五霸争强作列侯。率土之滨承治化,威名耿耿壮春秋。某乃齐公子是也。祖立国临淄,自周初之时,封七十二国,后并一十八国,因吴越相争以来,周平王以后,为春秋之世。今各分十二国,乃鲁国、卫国、晋国、郑国、曹国、蔡国、燕国、陈国、宋国、楚国、秦国、俺齐国,惟俺东齐封疆宽阔,桑麻遍地,积粟如山,黎民乐业,雨顺风调。某因昨夜晚间作一梦,见一轮皓月,出离海角,恰丽中天,忽被云雾遮蔽。撒然惊觉,正当夜半子时。未知主何凶吉,可请中大夫合眼虎来,与吾圆梦。早间已令人请去了,这其间敢待来也。(净扮合眼虎上,云)东齐东齐,生的跷蹊,不是秃头,便是瞎的。小官乃合眼虎是也,乃齐国中大夫之职。我平生好厮打,若打的过人,我睁着眼则管里打;若打不过人,我合着眼着人则管里打。有公子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报复去,道有合眼虎来了也。(祗候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公子得知,有合眼虎来了也。(齐公子云)着他过来。(祗侯云)理会的。着过去。(做见科)(净合眼虎云)公子呼唤小官有何事?(齐公子云)合眼虎,唤你来别无甚事,某昨夜作一梦,见一轮皓月,出离海角,恰丽中天,忽被云遮。未知主何凶吉,请你来圆梦。(净合眼虎云)我道为甚么,原来是梦境之事。打甚么不紧!公子,你寻思波,月者是亮也,亮者是明也,云者雾也。月里头云,云里头雾,月云雾,好事吉祥之兆。今日若不得财,公子,必然有人请你嚼酒。(齐公子云)这厮胡云!令人,请上大夫晏婴来者。(祗候云)理会的!(做请科,云)晏大夫有请!(外扮晏婴上,云)纲常礼乐正彝伦,善与人交秉性淳。治国齐家为国土,在明明德在新民。小官姓晏名婴,字平仲,官拜齐国上大夫之职。今有公子呼唤,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令人,报复去,道有小官晏婴来了也。(祗候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公子得知,有晏大夫来了也。(齐公子云)道有请。(祗候云)理会的。有请。(见科)(晏婴云)公子呼唤晏婴有何事?(齐公子云)大夫,请你来不为别,某昨夜作一梦,见一轮皓月,出离海角,恰丽中天,忽被云遮。特请大夫来圆此梦,未知主何凶吉。(晏婴云)公子,月者属阴也,皓者明也,浮云遮蔽者,乃此人时运未遇。公子未娶夫人,所有贤明淑女,隐于乡村,或在林麓之间也。(齐公子云)大夫,便怎生得见?(晏婴云)公子要见不难,到来日出城打围猎射,午时三刻,必遇淑女贤人。(齐公子云)此言有准么?(晏婴云)决然有准无差。(净合眼虎?
?晏矮子正是胡说。这梦人人都有,这两日春困,睡多梦多,我在前也曾抽签掷珓,也曾与人圆梦来,如今卖龟儿卦的多了,不灵了。可不道梦是心头想,眼跳眉毛长,鹊噪为食忙,嚏喷鼻子痒。又说道抽签掷珓,一贯好钞,全无正经,则是胡道。(齐公子云)谁听你胡云!合眼虎,分付左右,收拾什物鞍马鹰犬,到来日采猎,走一遭去。(净合眼虎云)得令!我出的这门来,大小头目,便收拾鞍马,打点鹰犬,公子要打围猎射去。可不干我事,都是晏矮子来。他说道明日打围处,撞见贤人淑女。若见呵,便罢,若不撞见呵,晏婴我儿也,我替你愁哩!梦是心头想,晏婴胡打嚷;若不见淑女,慢慢白他谎。(下)(齐公子云)左右,与我唤将田能来者!(祗候云)理会的。(做唤科,云)田能安在?(外扮田能上,云)四塞关河立帝基,巍巍泰岳列峰奇;如山积粟民安业,赳赳威名号大齐。某乃田能是也,佐于齐公子麾下,为统军上将军之职。正在教场中操练士马,公子呼唤,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报复去,道有田能来了也。(祗候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公子得知,有田能来了也。(齐公子云)着他过来。(祗侯云)理会的,过去。(见科)(齐公子云)田能来了也。(田能云)小官来了也。(齐公子云)且一壁有者。左右,与我唤将徐弘吉等来者。(祗候云)理会的。徐弘吉等安在?(外扮徐弘吉同徐弘义上)(徐弘吉云)武艺精熟敢战争,相持厮杀惯交兵;扶持齐国为良将,威镇边关显姓名。某乃徐弘吉,兄弟徐弘义,在齐公子麾下为左右裨将之职。恰才点军回还,公子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报复去,道有俺二人来了也。(祗侯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有裨将徐弘吉、徐弘义来了也。(齐公子云)着他过来。(祗候云)理会的。过去。(见科)(徐弘吉)个子呼唤俺二将那厢使用?(齐公子云)我如今要打围猎射去,田能。(田能云)有!(齐公子云)你同他二将,即便收拾鞍马猎射去,不可迟延。(田能云)得令!徐弘吉、徐弘义,俺统领一丢人马,收拾行装等物,跟公子打围去。你二人先布围场,某保公子出城。(徐弘吉云)去来。(田能云)裨将先去布围场,射猎春蒐出帝乡;大张罗网收牲口,旋回齐唱凯歌腔。(同裨将下)(齐公子云)大夫阴阳有准,若应此梦,必然重赏封官也。率士临淄掌大权,为无正室觅姻缘;春蒐采猎临郊野,当遇佳人应梦贤。(下)(晏婴云)公子回去了也。书云:先进于礼乐,野人也。盖谓郊野之民,乃有质朴之风。今公子无有夫人,未治其内,岂治其外?得此梦境,到来日采猎于桑间,必遇贤哉淑女,可配
君子。一轮皓月正当空,却被浮云惨雾漾;深沉林麓知何处,只在来朝采猎中。(下)(外扮孛老儿领卜儿、净、茶旦上)(孛老儿云)积祖苍山是本家,深村乡里事桑麻。秋收春种田园乐,无是无非度岁华。老汉复姓钟离,名个信字。积祖是这齐国无盐邑人氏。嫡亲的五口儿家属:婆婆刘氏,儿孩儿是钟大,媳妇儿邹氏,女孩儿是钟离春。家间颇有些田土,多收下些粗粮薄食,人都以我为钟大户称之。女孩儿钟离春,年长二十岁,心性明慧,胸襟磊落,则是有些儿颜陋。昼诵诗书,夜观天象,十八般武艺皆通,九经三史尽晓。非因学而成就,实乃天赋其能。文武兼备,韬略精深,有安江山社稷之才,齐家治国之策。争奈未曾许聘他人。如今时遇春间天道,正是农忙时节,钟大孩儿使牛去了,媳妇儿,你家中好生看蚕者!(茶旦云)父亲但开口,则卖弄他那女孩儿攻书写字、舞剑轮枪,学的那里用?俺是庄农人家出身,如今农忙时节,为儿的耕田坝地去了,我独自个在家,又要绩麻织纺,又要采桑喂蚕,又要侍奉公婆茶饭。他每日横不拈、竖不抬,那得闲茶饭,养活着他怎地?(卜儿云)老的也,你休听闲言剩语的,孩儿既攻书写字呵,也是好处。有朝一日孩儿显达呵,也是俺两口儿好处。你叫他出来,我问他。(孛老儿云)傻弟子,他是我女孩儿,终不道不养活他。你与我唤出他来者。(茶旦云)父亲使我唤他,可不干我事,又则道我攀他哩!我依着父亲,叫他出来。(唤科,云)无盐姑姑,父亲唤你哩!(正旦扮钟离春上,云)妾身复姓钟离,名春,无盐女是也。年长二十岁,在此深村居住。先祖仕宦,今我父亲专务为农。妾身生来懒攻针指,好习诗书,颇谙武事。父亲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我想上古先王,治理天下,流传到今,非同容易也呵!(唱)
【仙吕】【点绛唇】自从那克伐殷汤,立基开创,今归向,周室诸王,治世为尊上。
【混江龙】后来也春秋雄壮,各称一国立家邦。界分列土,隘定封疆。却正是幸值繁华歌稔岁,喜逢美景乐风光。端的是人和美行谦让,为人要心存义理,秉受纲常。
(见科,云)嫂嫂万福。(茶旦云)姑姑,父亲唤你哩!咱见去来。(见科)(茶旦云)父亲,姑姑来了也。(孛老儿云)孩儿来了也。(正旦云)父亲,唤您孩儿有何事?(孛老儿云)孩儿也,你是庄户人家女孩儿,不肯做针指农妇生活,每日则是习学武艺,写字读书,学他何用?(正旦云)哦,父亲原来为此也!(唱)
【油葫芦】你着我针指匆匆居草堂,又着我攀绣床,不如我抚瑶琴学舞剑诵文章,争如我暗嗟吁豪气冲天上。我则待施逞韬略驱兵将。(孛老儿云)孩儿,依着俺则做女工生活可不好?(正旦唱)我从来志意坚,心性刚,我这胸中素有江湖量,争知我待时运且潜藏。
(孛老儿云)你是个女孩儿家,便学成那武艺,量你到的那里也。(正旦唱)
【天下乐】有-日出众超群独占强,我则待昭彰,把名姓扬。凭着我机谋运筹才智广。(卜儿云)孩儿也,你学成那兵书战策,敢与谁人拒敌也?(正旦唱)任交锋将阵势排,会理伏把兵艺扬,我与皇家定边疆除恶党。
(孛老儿云)孩儿也,俺这里也有为官的,也有为吏的,也有为商贾的,算来都不如俺这庄农每快活。(卜儿云)孩儿也,那登仕路的,可是怎生?那为商贾的,可是如何?你说一遍,我试听咱。(茶旦云)俺庄农每委实受用快活也。(正旦唱)
【寄生草】读书的登高位,治财的为人商,登仕的官高三品彰名望,为商的货行千里图增长。庄家每田蚕万倍多兴旺。(茶旦云)姑姑,在家也是闲,俺采罢桑,去那牡丹亭上散心,到好耍子。(正旦唱)你待着玩清凉一座牡丹亭,我则待坐中军九顶莲花帐。(孛老儿云)孩儿,你如今不小也。如今春将尽,夏将临,正是蚕忙时候,跟着嫂嫂采些桑叶喂蚕,可不好?(正旦云)父亲命敢不应承?妾身去、去、去!(孛老儿云)媳妇儿,好生看孩儿,不要闲游荡。(正旦云)嫂嫂,咱采桑去来。(唱)
【尾声】我如今甘苦用辛勤,怎敢闲游荡。相伴着村务女提篮儿采桑,打叠起风流美艳妆,入家园数尽桑行,为蚕忙。急急春光,内外家私各自当。凭着我高才伎俩,威严形状,有一日保全宗社定齐邦。(同茶旦下)
(孛老儿云)孩儿采桑去了也,老汉无甚事,庄东里看田禾,走一遭去。春来耕种效殷勤,夏至挥锄受苦辛;秋天五谷收成了,快活三冬老富民。(下)
第二折
(田能同徐弘吉、徐弘义领卒子驾鹰引犬打旗上)(田能云)莫乃田能是也。同众官来到此郊野外,大小三军,布下围场,公子这早晚敢待来也,将围场摆开者!(徐弘吉云)将军,摆布严整了也。(田能云)公子敢待来也。(齐公子同晏婴、祗候跚马儿上)(齐公子云)某齐公子是也。来到郊外,兀的不是围场。(做跚马儿走科,云)可怎生獐狍鹿兔,不见一个?兀的不是一个雪白兔子!众人休放箭,等我射这玉兔。(做射箭科,云)着!箭射中玉兔也,左右与我拿来!(卒子云)报的公子得知,玉兔带箭走了也。(田能赶科,云)呀!兔子活哩,带着箭走了也。(齐公子云)泼毛团带着我一枝金鈚箭走了也,那里去,更待干罢!众人跟着某,务要赶上。(做赶科,云)紧赶他紧走,慢赶他慢走。田能,您守定围场,我务要赶上他。(下)(田能云)好是跷蹊也,俺采猎半日,止有一个白毛玉兔,公子射中,带着金鈚箭走了,公子追将去了。众将士,俺四下里抓寻玉兔去来。(同下)(茶旦提篮儿上,唱)
【撼动山】提着这个采药蓝,我头发儿乱髡鬈。今年可便好收蚕,好收蚕也么哥,雨润条柔,露湿花梢,转桑行行过家南。
(云)妾身邹氏,父亲母亲言语,着我相伴姑姑采桑去。早来到郊园也。姑姑行动些。(正旦提篮儿上,云)妾身无盐女是也。时遇春末夏初之际,养蚕正忙。蒙父母言语,着跟着嫂嫂采桑喂蚕。无盐,几时是你那发迹的时节也!(唱)
【中吕】【粉碟儿】这些时慵怠妆梳,正遇着务农忙养蚕时序。爱偷闲学剑攻书,隐深林,潜野外,世居农务。(茶旦云)你看这姑姑采桑处还拿着一本书,便有甚么好处?(正旦唱)这书中曾下工夫,我待要治家邦播扬名誉。
(茶旦云)姑姑,你曾不曾出来,你看这邻近的人家女孩儿,还不似你都来采桑喂蚕?你般出来,一来采桑,二来耍一耍,不强似闲坐也?(正旦唱)
【醉春风】你看那邻里俊娇娃,更和这乡闾小幼女,家园万卉叶蓁蓁,要把这成行儿数,数。走不彻榆林,观不尽枣棘,数不尽桑树。
(茶旦云)咱慢慢的采桑,看有甚么人来。(齐公子跚马儿赶兔上,云)走走走!甫能赶上,带着金鈚,走入桑园去了。(做看科,云)可怎生不见了?兀那桑间有几个采桑的女子,我试问他一声。兀那采桑的女子,你曾见一个兔子,着一枝箭么?(茶旦云)你在这里问兔儿,我说与你,你去南海子寻问去,连獐子说与你!(齐公子云)兀那女人,那里是往临淄去的路也?(正旦唱)
【红绣鞋】他问俺那个是临淄的道路。(云)你是甚么人?(齐公子云)某乃齐公子是也。(正旦云)既是齐公子。(唱)你可便怎来到俺这郊墟?哎,你个公子齐侯有疏虞。(齐公子云)这厮好无礼也,有甚么疏虞处?(正旦唱)岂不知禾苗在地,也不念麦将熟,(云)如今田苗在地。(唱)你道波,你不合骤骅骝践田亩。(齐公子云)好是不祥也。为这个泼毛团,受这个采桑妇的气!我出的这桑林,可怎生不见晏婴?(晏婴跚马儿慌上见科,云)公子,量那玉兔打甚么不紧,直赶到这里!(齐公子云)晏婴,你圆的好梦!淑女也不得见,倒受了采桑妇一肚子气。(晏婴云)公子,在那里?我试看咱。(惊科,云)看了此女子,生的像貌非俗。日当卓午,这个莫不是应梦的贤人淑女?休问是不是,我指着他题一首诗,看他说甚么。兀那女子,我作首诗你听着,看你晓的么。诗曰:采桑忙来采桑忙,朝朝每日串桑行;织下绫罗和匹段,未知那个着衣裳。(正旦云)这个敢是朝中宰相?我回他一首。你听者,诗曰:将军忙来将军忙,朝朝每日斗争强;空有江山并社稷,无人敢与定封疆。(茶旦云)一个道采桑忙也采桑忙,一个道将军忙也将军忙。男女不可话衰肠,若是您不上紧走,俺老子撞见打您娘。(晏婴云)呀、呀、呀!果然是贤人!兀那采桑女人,你那里人氏,姓字名谁?你试说,我试听咱。(正旦唱)
【石榴花】俺酬恩报国作农夫,这的是勤苦用耕锄。(晏婴云)农忙时候,索是勤苦也。(正旦唱)看承禾黍不轻疏。(晏婴云)你那里人氏?(正旦唱)住齐邦境隅,邑土乡俗。(晏婴云)你既是俺本国之民,当归附于国君也。(正旦唱)差科征税当归附,盛兴隆民户咸伏。君侯暂且容宽恕,试听我谈论待须臾。(晏婴云)俺本国人强马壮,士民乐业,文武贤能,有何谈论之事?(正旦唱)
【斗鹌鹑】您如今便士不能文,您如今兵慵傲武。(云)殆哉殆哉!春秋之间,外不修君臣之礼,内不肃齐家之治。一旦志弱,彼国侵争,悔之晚矣!(晏婴云)恰才贤女所言本国之事,小官愿闻。(正旦唱)那个肯入水擒蛟,伏林刺虎?一个个智浅才疏腹内虚,怎能勾志纵横德不孤。(晏婴云)方今春秋战国,各据其境,岂无文武贤能!(正旦唱)岂不知西患衡秦?岂不知南仇大楚?
(晏婴云)公子,小官观此女子,出言非俗,正是贤人,此乃是应梦的贤人。若得此女子为夫人,齐国大治。(公子云)大夫,你问他。(晏婴云)小官恰才闻贤女所言,非桑间妇女,出言皆治国齐家之道,实女流中翘楚也。俺齐公子见今未有正室夫人,贤女若肯见许,与齐公子结亲,小官亲为大保,贤女意下如何?(正旦云)你是何人?(晏婴云)小官乃齐国上大夫晏婴是也。(正旦云)哦,晏丞相,久闻尊名。妾来采桑,非是结亲之所,有父母在堂,焉敢轻许?(晏婴云)贤女许个肯宇,接了公子把定,再与你父母议亲。(正旦云)既然如此,愿公子退谄佞,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用贤良,进直言,如此者愿备后宫。大人不可相戏也。(晏婴云)一言为主,主一无适,愿以信物奉之如何?(正旦云)任大夫为之。(晏婴云)公子,且喜贤女已许,奉信物为定。(公子云)途中无甚宝物,将这紫丝鞭权为信定。(晏婴云)将来。贤女,俺公子将此紫丝鞭为信定。(正旦云)要结夫妇之礼,岂为执鞭之事?不可。(茶旦云)也罢也罢,将来赶牛。(晏婴云)公子,那壁贤女说,既要结夫妇之礼。岂为执鞭之事。(公子云)将这口剑为信定。(晏婴云)也罢也罢。贤女,公子这口宝剑为信定。(正旦云)兵器乃不祥之物,岂可为信物?(茶旦云)留着切桑叶喂蚕。(晏婴云)公子,贤女说,兵器者不祥物也,不可用为信物。(公子云)可怎生?(晏婴云)公子将腰间玉带与贤女,堪为信物。(公子云)言者当也。这玉带与他权为信定。(晏婴云)将来将来。贤女,俺公子将这玉带奉为信定,贤女意下如何?(正旦云)妾身暂且将留,到家与父母计较。(公子云)晏大夫,就着贤女跟同回去,异日与他父母处行礼如何?(晏婴云)小官与贤女说去。贤女,如今公子将贤女车车载着同回,异日与你父母行礼,择吉日良辰,成亲如何?(正旦云)此非礼也。既要结亲,迎礼于钟氏之门,择吉日良时,亲迎过门,此其礼也。君是同车车载回,是为奔女也。(公子听科,云)晏大夫,此言深有理也。(晏婴云)贤女,只收留玉带者。(正旦云)妾身收了玉带。(唱)
【耍孩儿】这玲珑玉带为凭据,立于朝偏能济楚。纲常礼乐定规模,把人伦身体拘束。(晏婴云)将玉带权为定礼,两下各不敢失信。(正旦唱)今日个立信与织纺勤劳女,堪匹配你个衣冠大丈夫,得之者贵显家豪富。他声闻乡里,光耀门闾。
(公子云)大夫,问贤女要回奉礼物。(晏婴云)理会的。贤女,小官奉公子之命,问贤女要回奉的礼物。(正旦云)有有有!这一个桑木梳,权为回奉之礼。(晏婴接科,云)公子,贤女以此桑木梳一个,权为回奉之礼。(公子云)大夫,我那玉带价值百金,量这桑梳木有甚稀罕?你说去。(晏婴云)小官说去。贤女,俺公子说,玉带价值百金,量这桑木有甚打紧。(茶旦云)有甚打紧?投至的等的一个货郎儿来,千难万难的。(正旦云)大夫,休看这桑木梳小可,他能理万法。(晏婴云)好言语!公子,贤女说休看的他小可,能理万法。(公子云)句句字字,皆合乎大道。女子,你姓甚名谁,何处人氏?某选吉日良时,下财行礼,娶为正室夫人。(正旦云)你听者。(唱)
【尾声】我姓钟离名字春,住苍山原是祖。(公子云)我知也,你指与俺临淄去的路儿咱。(正旦唱)你如今出桑园便是临淄路。我本是齐国无盐邑之女。(下)
(茶旦云)贺万千之喜!谁想俺姑姑与齐公子做了夫人,得了玉带。我也家去报喜去来。晏婴堪为上大夫,文章才智又通书;再搽一斗胭脂粉,我是个村疃多年老诌狐。(下)(公子云)大夫,贺万千之喜!果应此梦。便选吉日良辰,娶夫人至本国,自有加官赐赏。只因采猎入桑园,淑女相逢结美缘;奇哉智略无盐女,治国齐家作大贤。(同下)
楔子
(外扮秦姬辇领从人上,云)强秦雄霸占咸阳,斗宝临潼拱上邦。壮士纷纷施勇烈,威名赳赳自昭彰。某乃秦姬辇是也,今在秦昭公手下为上将。方今春秋之世,秦为上国,十一国都来进贡。惟有东齐,三年不行进贡。听知的倚仗钟无盐英雄智勇,某今将这对玉连环前往东齐,单奈无盐,若解开玉环,休兵罢战,若解不开,统兵前去,征伐不进贡之罪,未为晚矣。令人!唤将虎白长来。(从人云)理会的。虎白长安在?(净扮虎白长上,云)某乃虎白长是也。正操练人马,大人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令人,报复去,道白长来了也。(从人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元帅得知,有虎白长来了也。(秦姬辇云)着他过来。(从人云)理会的。过去。(见科)(净虎白长云)元帅唤小将那里使用?(秦姬辇云)唤你来不为别,差你为使命,将着一对玉连环,前往东齐国,奈他解开这玉连环,俺秦国免他进贡,他若解不开,俺便统兵征伐。小心在意,疾去早来。(净虎白长云)老子也,与这么一个差使!则今日辞别了元帅,直至齐邦,走一遭去。差使不寻常,星夜到齐邦;解开玉连环,生死我都当。(下)(秦姬辇云)虎白长去了也,若回来时,自有主意。西秦姬辇世间无,勇跃寰中大丈夫。慢说晏婴多巧计,休言贤女有机谋。玉环进往东齐去,解不开时激恼吾;兵至辽关则一阵,东齐一国属秦都。(下)(外扮孙操领从人上,云)先祖受封居范阳,兵强将勇立家邦。一任周初分疆土,修文演武用贤良。某乃大将孙操是也,乃孙武子之后。某习祖父之兵法,久居范阳,佐于燕公子麾下,保守无虞。颇奈东齐无礼,倚仗兵多将广,自称大国。某心中不忿,造蒲琴一张,此琴有金微玉轸,凤沼龙池,上面制蒲弦七条。今差使命,送至临淄,若弹响蒲琴,齐为上邦,若弹不响蒲琴,齐为下邦。倘若不允,然后领兵征伐,未为晚矣。令人!与我唤将孙仿来者。(从人云)理会的。(做唤科,云)孙仿安在?(净扮孙仿上,云)小人是孙仿,一生则说谎。听的父亲叫,看他胡厮嚷。来也,来也!恰才拾马粪来家。自家孙仿是也,乃孙操次男。父亲呼唤,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来到也。报复去,道有三合来了也。(从人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将军得知,有三舍来了也。(孙操云)着他过来。(从人云)理会的。着过去。(净孙仿做见科,云)父亲,唤您孩儿那厢使用?(孙操云)孙仿,唤你来别无甚事,颇奈东齐无礼,累次侵扰邻邦。你将这张蒲琴,直至东齐,单奈临淄名将。若弹响蒲琴,齐为上邦,弹不响蒲琴,齐为下国。你小心在意,疾去早来
。(净孙仿云)得令!则今日持着蒲琴,辞别了父亲,直至东齐,走一遭去。这张蒲琴好,果然无处讨;若还弹不响,看你怎么了。(下)(孙操云)孙仿去了也,若回来时,自有个主意。蒲琴巧匠制工成,智量机关如用兵;弹出高山流水调,东齐尊大显奇能。(下)(齐公子同晏婴、田能、合眼虎领祗侯上)(齐公子云)淑女贞良世罕稀,英才智略果为奇。自从娶得夫人后,始觉融融家道齐。某齐公子是也。自采猎应梦,得见淑女,论齐家治国之道,凭晏婴为媒,娶为夫人。依夫人所言,屏不急之事,招致贤良,纳用直言,以此齐国大治。大夫一壁安排筵宴贺喜。令人,门首觑者,看有甚么人来。(净虎白长捧玉连环上,云)某乃虎白长是也。自离西秦,个月期程,可早来到东齐也。这的是府门。令人,报复去,道有秦国使命到此。(祗候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公子得知,有秦国使命在于门首。(齐公子云)着他过来。(祗候云)理会的。过去。(净虎白长做见科,云)某奉俺秦国元帅秦姬辇的将令,将这一对玉连环进与公子,若解开玉环,西秦与东齐年年进贡,若解不开玉环,东齐可与俺西秦进奉。(齐公子云)将来,一壁有者。(净孙仿捧琴上,云)某乃孙仿是也。自离燕国,可早来到东齐也。令人,报复去,道有大将孙操,差使命在此。(祗候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公子得知,有大将孙操,差使命在于门首。(齐公子云)着过来。(祗候云)理会的。过去。(见科)(齐公子云)使命是那一国来的?(净孙仿云)某是燕国来的。奉大将孙操元帅的将令,将着这一张蒲琴,上面七条蒲弦,进与您东齐,若是有人操的响,俺本国与东齐进贡称臣,操不响,领十万雄兵,至苍山交锋。(公子做看琴、玉环科,云)将来,我试看咱。这一张琴,上面是七条蒲弦,可怎生操的响?这一对玉连环相连着,又无痕路,可怎生解的开?晏婴,似此怎生计较?(晏婴云)公子放心,请夫人出来,他自有妙法,商量此事。(齐公子云)大夫说的是。侍女,传报后堂中,请出夫人来者。(祗候云)理会的。后面侍女,请夫人出来议事。(外应科,云)理会的。(正旦上,云)妾乃无盐女是也。自昔日遇着齐公子,一席话间,公子纳为正室夫人。公子在前堂,令人相请,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做见科,云)公子唤妾身有何事?(公子云)夫人,请你来不为别,今有燕国范阳孙操,差使命进一张蒲琴,秦姬辇进一对玉连环,特来奈俺东齐。若操响蒲琴,解开玉环,他两国称臣进贡,若操不响蒲琴,解不开玉环,着俺进贡,他为上国,不然统兵前来征伐。无计可施,特请夫人商议
。(正旦云)将琴来我看。(做看科,云)他那里是奈公子众官,正意的则是奈妾身!有何难哉!可用丈二竹竿一条,将琴挂在高处,妾身自有主意。(祗候做挂琴科)(正旦云)晏婴,你扶着。兀那使命,你近前来听者,琴者禁也,以禁人之心。这琴上有三十大龙吟,二十大素声,按宫商角徵羽。兀那厮,你听者:玉轸金徽妙理深,良工特意造蒲琴,吾今聊展丹诚手,操出高山流水音。(琴响科)(正旦云)兀那厮,你听的琴响么?(净孙仿云)听的,听的,委果琴响。既是响了,我回去罢。(做走科)(正旦云)左右拿下去,剥了那厮衣服!(祗候做剥衣服科)(正旦做写背科,云)用针刺了,与孙操看去!令人,抢出去!(祗候做抢科,云)出去!(净孙仿云)夫人忒造次,并严于我事。我又不做贼,怎么身上刺了字?(下)(正旦云)将秦国玉环来我看。(做看科,云)公子,夫玉者出自昆冈,难同环境珰珓,良工有智,造作连环。吾今用意,要解不难。兀那厮,你看者,巧匠琢磨非等闲,相联一对最宜看;袖中舒出拿云手,当面分明解玉环。(正旦做解开玉环科)(净虎白长云)既然玉环开也,慢在小子告回。(做走科)(正旦云)令人,将那厮拿下去!(祗候做拿科)(净虎白长做跪科,云)老子也,怎么的?(正旦云)将笔来。(做写科,云)左右将针来,黥了面上字,你与秦姬辇看去。令人,抢出去!(净虎白长出门科,云)脸上刺上宇,我又不曾做贼。可是苦也!戴上眼罩子回本国,看秦将军怎的说。脸上刺字也不妨,穿州经县过村坊;闹市丛中人看见,则是小的每嘈的我慌。(下)(齐公子云)夫人,既然操响蒲琴,解开玉环,皆夫人之妙智也。则不合将来人黥面刺背而回,听知的孙操秦姬辇好生英雄,倘惹起刀兵来,怎了?(正旦云)公子,不如是着他小量齐邦。不妨事,有妾身哩!(唱)
【仙吕】【赏花时】便休题孙操轩昂志勇骁,怕甚么姬辇英才天下少,卫吴起更丰标。任他有通天智巧。(云)公子放心。(唱)我直着十一国敢可兀的尽来朝。(下)
(齐公子云)夫人去了也。田能,便与我整搠人马,铮剑磨刀,你为副将,合眼虎为先锋。若两国兵至,与他拒敌。(田能云)得令!则今日下教场,点就人马,整备什物,单等两国来交锋。大小三军,听吾将令!奉命出师起大营,阔剑长枪列万层;方天画戟悬豹尾,矛盾斧钺挂红缨。立国安邦忠良将,深知韬略有声名;他时统领齐兵去,马践偏邦如土平。(下)(合眼虎云)则今日点起人马,以备秦兵。秦兵秦兵,个个英雄,准是我输,必定他赢。(下)(齐公子云)众将去了也。便是他两家领兵来,凭着夫人神机妙策,量他到的那里!西秦姬辇逞雄才,范阳孙操卷江淮;则说东齐无贤士,鸣琴又解玉环开。(下)(晏婴云)公子去了也。小官且回私宅去。贤母奇才治国均,谁如钟氏世绝伦;安危定乱平天下,才识桑间应梦人。(下)(秦姬辇领从人上)(秦姬辇云)遣使临齐国,不见信音回。某秦姬辇是也。自从使命将玉环奈东齐去,不见回来。令人,门首觑者,但有军情事,报复某知道。(从人云)理会的。(净虎白长上,云)走,走,走!自家虎白长是也。进玉环去,惹了一身祸来了。不住程回来到秦国,须索见秦将军去。来到也。报复去,道虎白长来了也。(从人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元帅得知,有虎白长来了也。(秦姬辇云)方才说罢,使命来了,着他过来。(从人云)理会的。过去。(做见科)(秦姬辇云)虎白长,进玉环一事如何?(净虎白长云)将军,不好说。走到东齐,献了玉环,大小官员,都解不的。惟有齐公子夫人,解开了玉环。不敢说谎。(秦姬辇云)玉环安在?(净虎白长做与玉环看科,云)这的便是。(秦姬辇云)无盐女好无礼也,怎敢将玉环摔碎了!兀那厮,脸上黑的是甚么?(净虎白长云)是甚么?你看!你看!(秦姬辇看科,云)我试看咱。立国安邦齐有贤,英雄战将万千员,殿前解开秦国宝,摔碎无价玉连环。吾身颇会驱兵将,休把东齐作等闲。说与儿曹秦姬辇,怕娘休要过潼关。(净虎白长云)呸!你还念哩。你近不的他,把我脸上刺了一脸字,洗又洗不的,可怎么了?好个秦姬辇,专一则弄事,着我进玉环,刺了一脸字。(下)(秦姬辇云)颇奈无盐女无礼,将玉环摔碎,又将某看承为儿曹,将使命刺了面字,此恨痛入骨髓。某如今奏知主公,亲自为帅,点就十万雄兵,会同卫国吴起,征伐东齐,擒拿无盐女,走一遭去。我听言说罢怒生嗔,来朝疾便践征尘。你殿前摔碎无价宝,黥面将咱恶语喷。卫国吴起为前部,吾今亲自统三军;驱兵领将临齐地,放心活捉桑间采叶人。(下)(孙操领卒子上,云)宝帐周围排虎将,中军左右列雄兵
;文韬武略机谋大,下寨安营神鬼惊。某乃孙操是也。奉燕国公子之命,遣使命进蒲琴,前往东齐,奈他去了。报马来说,今日来到,小校门首觑者,若来时,报复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净孙仿上,云)祸福无门,惟有自招。进与蒲琴,惹下心焦。某乃孙仿是也,进蒲琴已回,飞星回程,来到本国也。回父亲话,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报复去,道有孙仿来了也。(卒子云)理会的。喏!报的将军得知,有孙仿来了也。(孙操云)着他过来。(卒子云)理会的。过去。(做见科)(孙操云)孙仿,进蒲琴一事如何?(净孙仿做长吁气,跌脚捶胸科,云)您孩儿奉父亲的言语,将着蒲琴到东齐,被无盐女操响蒲琴。将孩儿殴了一顿。(孙操云)齐夫人操响蒲琴?这厮是能。他说甚么来?(净仿云)他说甚么来?你来你来。(做脱衣服与孙操看科,云)不知这脊梁上,写着甚么,将针刺了字,疼杀我,你看你看。进的好蒲琴,惹下祸了。(孙操做看念科,云)我试看咱。无盐英名天下知,八方归伏罢征旗。踏翻各国为尘土,荡散偏邦化作泥。孙操愚夫生巧计,蒲琴做作惹灾危。书与小邦贼子看,怕娘及早顺东齐。(孙仿噀科,云)噀,你还念哩。你不害羞,我去也。俺老子奈他弄机会,来往走了数十日,做了八句骂贼子,大字刺了一脊背。(下)(孙操云)颇奈采桑村妇无礼,怎敢将吾毁骂,更待干罢!则今日分付点人马,亲身为帅,俺会同二国,征伐东齐,擒拿无盐女,以雪此恨。大小三军,听吾将令!忠义兴邦起大兵,刀枪济济甲层层;人如猛虎离山岳,马似长蛟出水行。压地兵山尘土暗,冲天杀气密云生。扬威耀武相攻战,踏碎东齐如土平。(下)(外扮吴起领卒子上,云)武略文韬体圣谟,深通兵法运神术。功名四十无成就,枉做堂堂大丈夫。某乃大将吴起是也。其先卫国人,曾于盖公山学艺,今在魏文侯麾下为大将之职。西战于秦,拔其五城。某行兵有法,卧不设席,行不乘骑,与士卒同甘苦,尝与魏武侯浮西河而下,武侯曰:"美哉山河之固。"某对曰:"在德不在险。"以此一言,人称某为文武元帅。今因齐国无礼,累次辱俺二国,俺如今点就雄兵十万,与秦姬辇、燕孙操会合一处,征伐东齐。则今日拔寨起营。大小三军,听吾将令!彩云拥出万山中,闪烁金光射碧空;马似蛟龙离大海,人如虎豹出巅峰。征尘滚滚冲宵汉,杀气腾腾战晓风;全凭勇略将齐邦破,恁时方识我英雄。(下)
第三折
(正旦同田能,净合眼虎跚马儿领卒子打旗号上)(正旦云)妾身无盐女是也。颇奈秦姬辇无礼,调各国名将,合兵一处,要与俺齐国交战。凭着我神机妙策,量他到那里也!(唱)
【越调】【斗鹌鹑】则我这阵布奎星,旗分箕尾,暗置虚危,明排翼壁。势若参房,形如斗室。作用稀,兵法奇,一会儿遁起天山,师乘地水。
【紫花儿序】凭着我五行斡运,八卦周流,万象璇玑。用先天乾坤南北,坎离东西,周回。艮兑风雷一任疾,山泽通气,霎时天地相交,水火相催。(净合眼虎云)娘待今日怎么与他厮杀?量他到的那里!等我一个杀他这些秦兵。(正旦云)大小众将,您军排万队,将列阵前,摆一个周天二十八宿,名曰"九宫八卦阵"。合眼虎!(净合眼虎云)哎!娘叫怎的?(正旦云)与你一千军马,与我引战,则要你输。若秦兵不识此机,你诈败赶入垓心,必中吾计。(净合眼虎云)知道了。料必我则是输了。(正旦云)远远的敢是秦兵来了也。(秦姬辇同孙操、吴起跚马儿领卒子上)(秦姬辇云)某乃秦姬辇是也。颇奈钟无盐无礼,将某玉环摔破,将使命文面而回,此恨痛入骨髓。某会合魏国吴起、燕国孙操,统大势雄兵,征伐钟无盐,走一遭去。大小三军,摆开阵势者!(孙操云)将军且稍待,等我与他比试三合!来者何人?(净合眼虎云)某乃齐公子手下合眼虎是也。(孙操云)兀那厮,你那无盐女在于何处,怎敢将吾毁谤?我不与你厮杀,你则着无盐女出来。(净合眼虎云)我道你不敢和我相持么?(孙操云)小贼开大言,小校操鼓来!(战科)(净合眼虎诈败走科,云)近不的他,走、走、走!(下)(孙操云)那里去!不问那里赶将去。(正旦云)左右与我拿住者!(众做拿住孙操科)(卒子云)拿住孙操也。(正旦唱)
【调笑令】这厮不识咱运机,将人来紧追袭。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尚兀自追赶着争持,不睹事撞入咱阵里,你正是有路无归。
(云)与我拿向前来。(卒子云)理会的。当面。(孙操跪科,云)夫人可怜见,怎生饶过我这一遭。(正旦云)你原来怕死。既然怕死,且饶他这一遭。(田能云)夫人,既拿住可放了,敢不中么?(正旦云)不妨事,你那里知道!释了缚,小校,抢出去!(卒子云)理会的。(抢科云)出去!(孙操出门科,云)无盐女委实壮哉,饶了我的性命,我回本营中去。(做见众科,云)两阵之间,被齐兵把我拿将过去,无盐女放回我来了也。(秦姬辇、吴起跚马儿走科,云)呸!孙操,你羞么?你压着阵。吴起,咱两个与他交锋去。(净合眼虎跚马儿上,云)秦将出马,我这遭必然赢了。(秦姬辇云)来者何人?(净合眼虎云)我说与你,我是合眼虎。我儿也,你须闻我的名。(秦姬辇云)兀那厮,我不与你厮杀,你那无盐女,怎敢摔破俺玉连环,又将使命文面而回,此恨痛入骨髓。则着无盐女出来,我不杀你这匹夫。(净合眼虎云)这厮无礼,怎敢毁谤俺夫人!我和你比试三合。(秦姬辇云)小校,操鼓来!(战科)(净合眼虎败走科,云)敌不住他,走、走、走!(下)(秦姬辇、吴起赶科)(秦姬辇云)走的那里去!(正旦云)与我拿住者!(众拿住二将科)(唱)
【鬼三台】由你有瞒天智,拿云计,出不的八卦阴阳道理。(秦姬辇云)被他智赚了俺,何足道哉!(正旦唱)你犹兀自说兵机。各自要于家为国,你不合把军兵来逞雄尽意追。岂不知伏兵暗藏使见识,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
(秦姬辇同吴起跪科,云)你使这短见,也不为强。你如今放出俺去,与你相持,若两阵之间拿住我,便是算您强。(正旦云)你也说的是。释了缚,抢出去(卒子云)理会的。(抢科,云)出去。(秦姬辇、吴起出门科)(秦姬辇云)这厮是能。吴将军,俺二人结束威风,上的马摆开阵势。兀那无盐女,你出马来!(正旦云)小校,将刀马来,我与他交锋。操鼓来!(调阵子科)(唱)
【秃厮儿】定齐刀青龙举起,安邦将似大蟒争驰。你看那交锋则凭个手段疾,端的也你争驰,辨个高低。
(秦姬辇云)及早下马受降!(战科)(正旦唱)
【圣药王】那一个枪举的迟,这一个马骤的微,看看的马乏人困怎支持。征尘起,杀气迷,抛撇金鼓漾了征旗。(秦姬辇、吴起、孙操败走科)(秦姬辇云)不中,敌不住他,我与你走走走!(下)(正旦唱)则见他没揣的撞出兵围。
(正旦云)小校,与我鸣金!(卒子云)理会的。(正旦唱)
【尾声】今日个濉河边战退英雄辈,四海声名贯知。待教那十一国尽来朝,我直着永镇齐邦万万纪。(同下)
第四折
(外扮秦国公子领祗候上)(秦公子云)八水通流分上国,三川似锦乐丞民;春秋继世尊赢氏,赳赳威严号大秦。某乃秦哀公是也,建国于咸阳。方今春秋十二国,秦为上国,不期齐国有无盐女,好生的智勇多能,因解玉连环一事,将使命文面而回。某差秦姬辇众将,大败而归,又下将战书来。如今会俺十一国公子至临淄,尊齐为上国。某已约定十国公子,如期而至。某不敢久停,领本部人马,收拾方物进贡,走一遭去。白马金鞍碧玉轿,无盐端的是英豪。红罗袍下盘鸾凤,百万军中舞剑刀。文通礼乐三千字,武按阴阳出六韬;十一国中无敌手,谨当表贺尽来朝。(同下)(齐公子同晏婴、田能、合眼虎领祗候上)(齐公子云)勇烈夫人天下奇,行兵布阵按神机。交锋八卦排军队,凛凛威名说大齐。某齐公子是也。当日为因解玉环,操蒲琴一事,秦姬辇会同燕、卫二国,合兵一处,征伐东齐。被夫人同众将领兵迎敌,将秦兵一鼓而下,得胜回还,名传四海,威慑诸邦。今各国公子,尊齐为上国,此夫人之功能也。说各国公子都来到也,今日安排筵会,论功行赏,庆贺齐邦夫人。请将夫人来者。(晏婴云)理会的,帘内丫鬟,请夫人出来。(正旦整扮领侍女上,云)妾身无盐女是也。公子令人来请,须索走一遭去。(唱)
【双调】【新水令】今日个大周威势显英豪,俺端的气昂昂智筹雄略。见如今他邦皆纳土,列国尽来朝。将勇兵骁,则俺这威名大似山岳。
(正旦云)令人,报复去,道妾身来了也。(祗候云)理会的。喏!报的公子得知,有夫人来了也。(齐公子云)某接待夫人去。(见科,云)夫人有请。(正旦云)公子万福。(齐公子云)夫人,今日各国归伏,皆赖夫人之功能。当日夜梦云遮的月,今日云散月明,皆因晏婴大夫圆梦。若不是大夫,岂有今日也!(正旦唱)
【沉醉东风】今日个皓月莹莹皎皎,都则为白云冉冉飘飘。到中天分外明,照齐国生光耀。显一轮晃彻青霄,蟾影辉辉澄大朝,把万里浮云净扫。(齐公子云)夫人不知,某差人取夫人一双父母到此,加官赐赏,不见来到。令人,门首觑者,若来时,报复我知道。(孛老儿同卜儿、搽旦上)(孛老儿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老汉钟大户是也。谁想女孩儿有如此般才能,平定了齐国。公子着人取俺老小,可早来到也。哥哥报复去,道有钟大户来了也。(祗候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公子得知,有钟大户一家儿来了也。(齐公子云)有请。(祗候云)理会的。有请!(见科)(孛老儿云)公子,呼唤老汉有何事?(齐公子云)钟大户,你见你女孩儿咱。(孛老儿同卜儿打认科,云)孩儿也,你怎生别是个模样了!我道你不是个受苦的。(正旦拜科,云)父亲、母亲,认的您孩儿么?间别无恙否?(唱)
【甜水令】想当日频采桑园,躬收蚕茧,把家私补报。(孛老儿云)孩儿索是辛苦也。(正旦唱)端的是昼辛苦夜勤劳,不付能得进其身,成名得志,则怕乡人耻笑。(云)采桑处,若不遇着齐公子。(唱)这其间可便甘老在荒郊。
(孛老儿云)孩儿,旧话休题。(齐公子云)见如今各国归顺,尊为上邦,皆夫人汗马之劳也。(正旦唱)
【折桂令】这春秋战国争豪,平定了临淄,安妥了齐朝。不动征旗,不施戈甲,不动枪刀。险些儿作村妇桑间到老,想当日做农姬田畔徒劳,博得个名姓清标,自在逍遥。(齐公子云)钟大户,因你女孩儿有大功勋,特请你加官赐赏。封你为太师柱国之职。食邑三千户;老夫人柱国太夫人,更褒封三代。(孛老儿云)深感厚恩,何以敢当也!(正旦唱)你今日受赏封官,报答您那养育劬劳。(下)
(齐公子云)令人,门首觑者,各国公子敢待来也。(秦公子领卒子上)(秦公子云)某乃秦公子是也。同各国公子,来齐国庆贺,可早来到也。令人,报复去,道秦公子来了也。(祗侯云)理会的。(报科,云)喏!报的公子得知,有各国公子来了也。(齐公子云)某亲自接待去。(接见科,云)公子有请。(秦公子云)公子先请。(齐公子云)不敢不敢。(秦公子云)俺各国公子来迟,恕罪也。(齐公子云)某有何德能。有劳公子屈降也。(秦公子云)公子,今俺各国皆同一心,休兵罢战,永为唇齿之邦。想俺都是大周宗枝,故此特来庆贺也。(齐公子云)晏婴,安排酒宴,谢各国公子远临,同饮庆喜筵宴。众公子听者:则为这贤夫人名扬天下,齐兵胜四海传奇;操蒲琴七弦律吕,解玉环珍宝精微。穿九曲明珠剔透,秤白牙大象夺魅;晓六艺遍通书画,善博弈极尽围棋。文学广善占天象,武略勇对垒相持;谢你个晏平仲文才安国,多亏了钟离春智勇定齐。
题目晏平仲文才安国
正名钟离春智勇定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