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南吕】梁州第七_射雁鱼尾红
乔吉 〔元代〕
谒金门·春欲去
施绍莘 〔明代〕
浣溪沙·从石楼石壁往来邓尉山中
郑文焯 〔清代〕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周邦彦 〔宋代〕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
鹧鸪天(庆徐元寿生子)
石孝友 〔宋代〕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廖行之 〔宋代〕
朝中措(梅)
赵长卿 〔宋代〕
南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