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叹常生
白居易 〔唐代〕
西村常氏子,卧疾不须臾。前旬犹访我,今日忽云殂。
时我病多暇,与之同野居。园林青蔼蔼,相去数里馀。
村邻无好客,所遇唯农夫。之子何如者,往还犹胜无。
于今亦已矣,可为一长吁。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宋代〕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踏莎行(赠周节推宠姬)
刘镇 〔宋代〕
望江南
陈允平 〔宋代〕
谒金门
石孝友 〔宋代〕
鹧鸪天
晁公武 〔宋代〕
柳梢青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