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张十八秘书谢裴相公寄马
白居易 〔唐代〕
齿齐臕足毛头腻,秘阁张郎叱拨驹。洗了颔花翻假锦,走时蹄汗蹋真珠。
青衫乍见曾惊否,红粟难赊得饱无。丞相寄来应有意,遣君骑去上云衢。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 〔元代〕
贺新郎·寄丰真州
戴复古 〔宋代〕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宋代〕
浣溪沙·似水轻纱不隔香
王国维 〔近现代〕
阮郎归·客中见梅
赵长卿 〔宋代〕
南歌子
陈亮 〔宋代〕
临江仙·夜泊瓜洲
吴锡麒 〔清代〕
眼儿媚·咏红姑娘
纳兰性德 〔清代〕
满江红·倦客新丰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