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闇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刘义庆 〔南北朝〕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双调】乔牌儿
关汉卿 〔元代〕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 题情
贯云石 〔元代〕
临江仙·烟收湘渚秋江静
张泌 〔唐代〕
瑞鹤仙·赋梅
辛弃疾 〔宋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 〔五代〕
点绛唇
陈允平 〔宋代〕
浣溪沙(赠王清叔县尉)
姚述尧 〔宋代〕
水调歌头(赵倅生辰)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