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
白居易 〔唐代〕
江城子·帐里鸳鸯交颈情
和凝 〔五代〕
帐里鸳鸯交颈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望江南·天上月
佚名 〔五代〕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韦庄 〔唐代〕
祝英台近·北固亭
岳珂 〔宋代〕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朱彝尊 〔清代〕
念奴娇
刘镇 〔宋代〕
沁园春(春寒)
徐宝之 〔宋代〕
满庭芳(赐坐再赋)
姚述尧 〔宋代〕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