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古风 其十
李白 〔唐代〕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双调】折桂令 春闺
李致远 〔元代〕
调笑令·边草
戴叔伦 〔唐代〕
浣溪沙·红藕花香到槛频
李珣 〔五代〕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元好问 〔金朝〕
一剪梅·咏柳
夏完淳 〔明代〕
卜算子·悼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艾地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刘克庄 〔宋代〕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白朴 〔元代〕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
龚自珍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