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荒原上的规矩(1 / 2)

“西南!十里!”

高速奔袭的骑兵队伍里,小旗官扯着嗓子嘶吼着,翻译着不远处返回的斥候的旗语。寒风撕裂一切,直教人想睡进棺材。

队伍里没有人说话,秦墨挥了挥手,做了一个追击的动作。

小旗官瞬间做出了反应,用旗语指挥着身后的队伍列阵。苦练许久的尖刀队雏形再现,新兵们抓着缰绳的手既紧张又兴奋。

但相比于练习时长两年半的王氏子弟的尖刀骑兵,这群新兵的默契度还远远不够。但成为云中伯府军的他们,却是满心期待着。

三百骑入漠北的故事深入人心,弘治十七年的应州大捷,每一块城墙的砖石上都染着他们亲人的血。

他们对于鞑靼有着天然的恨意,但他们只是一个普通人。报仇离他们太过于遥远,加入边军更是可望不可及。

三边军营糜烂之名,九镇的百姓早有耳闻。当初鞑靼入侵大同,大同号称八万精锐,结果一个一个应州城还是三千将士用命守下来的。

八万吃饷众,五万兵,两万老弱病残,一万乌合之众。

当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报仇的时候,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找到了他们,并且告诉他们云中伯府在招募府军。

几乎是几天之内,府军全都招募满了,但云中伯府仍旧在不停的要人。一开始他们不解,后来就明白了。

这与边军充军不同,身体不行的人会被淘汰,意志不坚定的会被踢走。那些无法配合的,无法理解精神的通通都走了。

剩下的,留下来的,每天都在训练。经受折磨,不断磨合,从一个人变成一群人,再到没有人

沉三的话每天都在这群新兵的脑子里回荡,不断重复重复又重复。

“你们要甘愿受苦,直到你们再也受不了,最后连放弃的力气都没有。”

“在漠北,鞑靼骑兵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会砍下你们的脑袋,割破你们的脖子!无论你有多能打,在马背上的敌人面前一视同仁。”

“你们是一把尖刀,没有个体,只有团队。同伴落下马来,不要回头,更不要害怕,你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继续冲锋!”

“抛弃你们的尊严,希望,感情,人格,乃至于所有的一切。这次你们才能在没有这些东西的情况下,在战场上活下来!”

秦墨倒是没在意这些,对于沉三怎么练兵,他从不过问。

大同的事情太多了,如果什么事情他都要亲自过问一遍,那迟早也得累死。秦墨每天其实也比较闲,偶尔还有时间去给赵清雪上课。

以至于负责医药研究的赵清雪不得不忙里偷闲出来上课,接受秦大公子的敦敦教诲。大同各方面的权利,基本上已经被秦墨给拿掉了。

人不狠立不稳,趁着刘瑾当权,秦墨抓紧时间捞好处。反正一个阉党的名号是跑不了,秦墨要的就是在刘瑾倒台前获得更大发展。

至于文官的秋后算账,秦墨并没有放在眼里。他就是文官,到时候他只要握住这些文官的把柄,一切都好说。

这些都不是秦墨现在要考虑的,现在他盯着的是西南出现的一波马贼。

马贼是天生的杀戮机器,即使强如吕布在世,若是落入了百人的马贼骑兵手里也得含泪而死。极强的机动性,加上冲锋的力道,令人无不望而生畏。

这也是秦墨的想法,磨炼府军的作战能力。

荒原上的寒风刺入每一个兵士的骨头里,他们手里并没有枪械,而是一把把的刀子与弩箭。并非秦墨舍不得给他们枪械,而是没有必要。

一群训练不久骑兵,最要磨炼的是骑砍与胆量。给他们枪械无异于给小孩刀子,到底是杀敌还是送人头还说不定呢。

这一支队伍里,只有二十余个兵士配备了枪械,他们单独一队。这些人都是跟随着秦墨从漠北回来的那批人,是秦墨手里最锐利的尖刀。

一方面,这把尖刀需要给新兵们的行动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震慑。

离目标越近,一众人马顿时紧张了起来。若不是平日里都能做到令行禁止,恐怕现在已经乱中出错了。

反倒是那帮二十人的老兵脸上呈现一种病态的兴奋,像是渴望见血似的。一个个眼红的像是狼崽子,看着就吓人。

秦墨与沉三也有些兴奋,手开始痒了,身上的长刀也有些蠢蠢欲动。难以抑制的想要加速,加速再挥刀。

“杀!”一个字,发起了冲锋!

新兵们终于解开了束缚,奋力的呐喊起来。马蹄沉重,一个个如同闪电,激起了新兵们心中的血行。

“杀!杀!杀!”

震天的呐喊声响起,当中也有些从未见过血的兵士,但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下。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跟随着队列的前一个人发起冲锋。

偌大的队伍瞬间分为五支队伍,如同尖刀一般将那几十名马贼分割开来,又准备围猎。刹那间,喊杀声四面环起。

马贼在远远听见马蹄声就已经开始开始跑路了,谁能想秦墨一帮人披着白袍在雪地里纵马。加上他们所骑的马匹都是上等的好马,毫不费力的追上了马贼。

远看白茫茫的一片,忽然就从雪地里钻出一大堆人马来。这事放在谁身上谁不觉得惊悚,马贼顿时陷入了被动。

但短暂的迟疑过后,马贼又迅速的反应了过来。经验老到的组织队伍冲锋突围,奈何遇上了刀片战术。

无论如何,马贼都没能甩掉云中伯府军,在奔袭了十里之后,又被围住了。

厮杀一触即发,雪地里顿时洒落热血。

府军这边靠着平日里的训练出的肌肉记忆,几乎是本能的跟随着马头的尖刀走。不断的穿梭放箭,切割马贼的队伍。

这招本是用来对付鞑靼的,但此刻也用在是那群马贼上。马贼领头那人显然不可能有小王子的智慧,连秦墨什么打法都没看出来。

但这群人基本都是新手,即便府卫配合有序,面对凶横的马贼仍然有道心破碎的士兵在。因此,秦墨这一方也有一些人手损失。

但在围剿接近尾声时,忽然一声哨响。

秦墨往那边远远望了一眼,发现那帮人打着明军的旗帜,穿着明军的铠甲。一群人冲入阵中,无视白袍的府军。

几乎是争先恐后的抢着来抢人头,新兵都看蒙了。若非认出了这群人是边军,说不定即刻就动手了。

沉三在一旁看着,并没有说话,秦墨也没有说话。

有几个小队长和边军吵了起来,两帮人的气氛逐渐就紧张了起来。听着吵闹声不断,秦墨摇了摇头,新兵们也看到了秦墨的神态。

一时间他们也不由气馁,心道果然还是如此,都是自己人,只能以大局为重。想来也是这样,伯爷毕竟是大同巡抚。

已经有人在叹气了,也有人准备上前拉开吵架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