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入瓮(1 / 2)

并州太原郡,晋阳城内,都督府。

魏王李孝正倚在榻上,右手转动着大拇指手上的玉板指,两眼却好像是看着房梁一般,不知神游何处。

半响之后,才从榻上坐起来,看着前面站着的长史韩必和司马张固,眉头一挑:“韦孝矩是燕帝慕容鞅的表兄,现在慕容鞅暴毙,韦孝矩使人前来想要归附,这难道不是好时机吗?若能取得壶关,则上党就是我大唐的囊中之物了.若是能拿下上党.”

后面的话李孝正还是有些顾虑没说出口。

他其实是想说,若是能够拿下上党,他在皇帝老子面前肯定大大长脸,也能有更多资本跟几个兄长相提并论。

张固是李源的护卫出身,也就是个武夫,如今是魏王司马,但指望他出谋划策,也是难为他了。

所以实际上李孝正问的就是长史韩必。

而韩必想了想之后,也是有些委婉的说道:“殿下,可若外一韦孝矩是诈降,非但上党拿不到,晋阳也容易发生危机,还是要稳重一些。”

“稳重一些?我自然是知道稳重一些,可若是坐失良机.”

李孝正对于这件事抱有极大的兴趣,他现在虽然是都督并州军事,但有机会出战的机会也没那么多。所以现在对李孝正来说,壶关献城这个事情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他不想坐失良机。

原来韦孝矩除了给河内的李思行之外,还给晋阳的李孝正也送了一份请降书信。

韦孝矩信上说因为表弟慕容鞅被毒死,所以他跟刘玄机不共戴天所以请求归附大唐。

而李孝正还觉得是真的。因为这很符合常理。

首先韦孝矩是京兆人士,出身京兆豪族韦氏,家族所在和父母兄弟都在大唐治下。

他跟着表弟慕容鞅北上的时候,甚至连妻儿都没能带上。

这么坚决的北上,足可以证明他是对慕容鞅忠心耿耿,所以在慕容鞅暴毙,有传言是被毒死之后,韦孝矩所谓要归附大唐,是很合理的选择。

所以李孝正才会这么相信韦孝矩。

不过韩必的话,也同样让他也觉得有些道理。他是应该要稳重一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随后李孝正一想,晋阳令刘文惠是李源留给他的副手和统兵大将。

但他从来不觉得刘文惠能帮他什么,毕竟邺城之战是大唐立国之后输的第一场大仗,因此非常自负的李孝正一直觉得这人无才无能,不过这次他却觉得这人倒是有些用处。

当即命人招来刘文惠,并把决定出兵接应壶关的消息告知。

刘文惠闻言大惊,虽然从太原太守被贬谪成了晋阳令,但还兼任着右卫将军的职务,晋阳的两万大军之中,有五千人是他麾下的。

而他一听说这个,当即就表示这投降一定是有诈的,所以奉劝李孝正不要出兵,并且言明。但李孝正哪肯听他的,甚至直接让刘文惠率领三千人,前往壶关去接应韦孝矩。

刘文惠是不相信韦孝矩会真的投降,但李孝正直接拿出军令来压他,根本没有什么办法。

并且只给他两天的时间准备。

李孝正想的是,让你刘文惠率军在前,我率军在后面,若真的是诈降反正有人帮我探路。

于是刘文惠就这么被李孝正逼着率军为先行,去接应韦孝矩。